B肝未追蹤 健檢驚見肝硬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55歲男性,年輕時曾被檢出B型肝炎,因沒有不舒服症狀便逐漸未追蹤。近期一次健檢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有脂肪肝,並且肝臟體積偏小、紋路較粗糙、肝表面也呈現不平整狀態,診斷已有肝硬化情形。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說,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在初期發生病變時常無異常不適感,因此被稱做「沉默的器官」。

他指出,以上述案例來看,與大多數感染B型肝炎者一樣幾乎沒有症狀,但長期疏忽未定期追蹤,錯過了可能在肝臟慢性發炎階段的藥物控制,放任肝臟反覆發炎、肝臟細胞纖維化,進一步導致肝硬化。

梁程超表示,早期肝硬化的症狀通常不明顯,嚴重時有可能發生疲倦、虛弱、惡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腹脹、皮膚出現黃疸變黃或蜘蛛狀血管瘤等症狀,但若此時才意識到肝臟發生問題再去就醫檢查,有很大的機率肝臟已處於肝硬化階段;倘若後續沒有妥善控制,便會走向「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3部曲。

他強調,B型肝炎患者如果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避免B型肝炎病毒造成肝臟反覆發炎,不但肝功能可漸漸恢復,以往的研究也顯示肝硬化等級有下降的趨勢,因此肝硬化是有機會逆轉,且也能夠將低罹患肝癌的風險。所以B型肝炎的帶原者,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如果有符合抗病毒藥物的治療,醫師也會評估後給予治療。

同時,也提醒民眾若想知道肝臟健康狀態,檢查方式其實很簡單,只要抽血及超音波檢查就可了解;並再次呼籲若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一定要定期追蹤,如果符合抗病毒藥物治療者,一定要接受治療,才能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即時

花蓮城隍廟文化大樓落成啟用 縣長徐榛蔚偕立委傅崐萁...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適逢城隍爺安座...

迎向數位學習新時代 中央與竹市辦理家長數位知能指引...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教育部與新竹市...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