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雙胞胎心臟衰竭 心導管手術救命

早產黃姓雙胞胎回診,醫師郭業文致贈耶誕禮物,祝福雙胞胎兄弟健康快樂。(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一對黃姓雙胞胎,媽媽懷孕33週時早產,體重過輕,肺部未發育成熟,加上開放性動脈導管,出現呼吸急促急喘、心臟衰竭現象,經內科藥物治療仍然無效,體重發育停滯。仔細評估後,出生2週及3週大時完成心導管手術,術後雙胞胎體重明顯進步,追蹤4個月,體重已接近一般正常嬰兒。
 中山附醫兒童心臟科主任郭業文表示,動脈導管是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血管,是胎兒在媽咪子宮內進行胎兒循環所需的重要捷徑之一,胎兒只能依賴母親的血液循環,經由動脈導管將氧氣及營養輸送到胎兒全身的體循環中。
 郭業文說,嬰兒的動脈導管出生時是開放的,如果出生後持續沒有關閉,就是開放性動脈導管,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5%到10%,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發生率和母親懷孕週數、嬰兒的出生體重成反比。越早出生、出生體重越輕,發生率越高,因此,早產兒發生率是足月兒的4倍,可高到千分之4。
 郭業文指出,開放性動脈導管成因雖然很單純,卻是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照顧上不樂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因為容易引起心衰竭以及其它嚴重合併症,如肺高壓和肺出血等。臨床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會先使用內科藥物治療,如果無效,早產兒過去治療唯一方法是開刀,傷口約2、3公分,傷口大,小病嬰術後疼痛,且會留下疤痕。隨診斷技術提升,及心導管微創關閉技術進步,可作為早產兒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的新選擇。
 郭業文說,黃姓雙胞胎在媽媽懷孕33週時早產,體重只有1900及1800公克,肺部還沒發育成熟,加上開放性動脈導管,呼吸急促急喘、心臟衰竭,經反覆內科藥物治療,以及強心劑、地高辛,利尿劑等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效,且體重發育停滯。經過評估後,出生2週及3週大時以內視鏡完成心導管手術治療,術後雙胞胎體重明顯進步,追蹤4個月大,體重已接近一般正常嬰兒體重。媽媽帶雙胞胎回診,醫師致贈耶誕禮物,祝福雙胞胎兄弟健康快樂。

即時

「肥」不「肥」有關係 與您息息相關的肥料管理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業部為維護肥...

許宇甄:大法官漠視88%民意反廢死 應交公投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立法委員許宇甄...

中和警溯源跨轄逮藥頭 起獲近200克毒品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警分局接獲線...

《懸疑驚悚小劇場第六十集—無罪的罪人》

本報訊 為豐富生活性、藝術性內容,中華新聞雲...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