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導管瓣膜置換 86歲嫗重生

林口長庚心臟整合中心團隊15日分享兩名主動脈瓣膜狹窄困難病例,分別為86歲高女士(左2)與63歲凃女士(右2),2人在手術後心臟功能及生活品質皆獲改善,在記者會中一起切蛋糕慶祝重生。(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86歲女性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氣喘疾病史,因二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呼吸困難,經導管手術治療後,7天後出院。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常見原因是自然老化造成的心臟瓣膜鈣化及退化,一般較常發生在70~80歲左右,便會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瓣膜退化。常見症狀為昏倒、胸痛、呼吸困難;一旦發生症狀,平均壽命僅剩2~5年,甚至於有猝死可能。

謝宜璋說,傳統外科瓣膜置換手術為標準治療,手術方式為將退化的瓣膜切除,並換上新的人工瓣膜,包括金屬瓣膜及生物瓣膜,長期耐用性已被廣泛證實。然而,許多病人因年紀太大及手術風險過高,害怕或無法接受手術治療。

林口長庚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說明,經導管瓣膜置換術是一種微創血管內治療,大部分病人可在不插管麻醉下進行手術,由大腿腹股溝打針建立置放途徑,以X光影像系統導引定位,利用導管傳送系統放置瓣膜,取代失去功能的舊瓣膜。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外科醫療團隊。(長庚醫院提供)

國內健保目前已經針對部分族群,開放給付經導管瓣膜置換術的高額材料費用。優先建議使用在高齡族群或高風險病患,如曾經接受過心臟手術或其它重要器官功能不佳的病人。而年輕低手術風險,或有其它心臟疾病需一次處理時,仍優先建議外科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即時

數位集章贈好禮 暢遊碧潭樂無限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2024碧潭水...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徽親子園區」啟用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正統鹿耳門聖母...

女誤信飆股群組遭詐70萬 三峽警扮超商店員逮車手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家住鶯歌的42...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