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超群∕綜合報導
副總統賴清德以總統蔡英文特使身分率團出席友邦巴拉圭新任總統潘尼亞就職典禮,低調過境美國。他十六日表示,如果大陸以過境為藉口,再次展開文攻武嚇或其他威脅手段,剛好印證國際媒體不斷報導「中國企圖用軍事威脅介入台灣這場選舉」;如果加上「在地協力者」的呼應,希望讓選舉結果符合北京需要,這樣非常不好,但他對全國民眾非常有信心。
賴清德說,這次出訪巴拉圭,他的身分是副總統,走的是國家任務,希望爭取國家利益,並不是以總統候選人身分過境美國或到巴拉圭。
他說,副總統過境美國行之有年,這次台灣與美國團隊討論過程,彼此默契信賴,過境順利。美國政府已公開表示,總統副總統過境行之有年,「中國不必把過境做為文攻武嚇的藉口」。
賴清德強調,這次過境相當穩健、負責任,符合美國秉持原則安全、舒適、便利、尊嚴;不管「疑賴論」或「疑美論」都是大陸的宣傳,目的是要分化台灣與美國關係,在台灣社會創造錯誤認知,進而影響明年總統立委選舉。
他說,出訪前有些人說無法經過美國東部或沒有辦法去華府,所以規格降低,但這些都不是事實;有些人說大概只會有閉門僑宴,但其實不是閉門僑宴,而是公開可以報導,他還去看了棒球,並不是像他出發前,有些人刻意放出的消息。
賴清德表示,兩岸交流互動或合作創造雙方共同利益,必須是雙方面,北京大可以不必對台灣進行文攻武嚇,這是損人不利己。
他希望未來彼此都能認知到,台海和平穩定對大陸、對台灣、對國際社會都有好處,未來北京能夠做些改變,而合作方向不妨先從天災地變、傳染病如何建立互相合作的管道開始,因為這符合兩岸人民福祉,這部分應該可以先做。
至於這次過境有無接觸美方重要官員?賴清德表示,這次是擔任特使,主要目的是祝賀巴拉圭新任總統就職,時間緊迫,要完成總統交代任務就已經很不容易,沒有特別另外再去安排跟美國官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