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美食之都」的稱號享譽國際,中西區公所辦理「在地人說在地故事」導覽員培訓課程,聚焦「府城特色飲食文化」,深入巷弄探訪,產出四十六份中西區飲食特色故事,明年將接續辦理飲食主題的走讀活動,一起迎接「台南400」。
本次導覽員培訓課程邁入第四屆,由台陽文史研究學會老師陳曉怡深入介紹酒樓與酒家菜,筑馨居「勇伯」周榮棠介紹台南時常去吃的小吃攤,台南市導覽協會邱明賢、歐財榮、陳冠州、曾娜、林麗月帶領學員實地深入巷弄探訪中西區美食。
中西區長汪慶龍表示,公所致力推展中西區特色文化觀光與商圈產業發展,每位在地導覽員都是推廣中西區觀光的最佳代言人,無論是傳統美食、庶民小吃、創意料理、經典台菜,在深入介紹台南古蹟、巷弄故事的同時,也能分享中西區特色飲食文化,用飲食和「世界交陪」。
學員踏查的學習內容從黑輪、油飯、青草茶等庶民小吃,到咖啡、布丁、冰室等外國文化影響的特色甜點,其中北漂二十多年返鄉的學員沈麗芬介紹辛海樹和陳玉夫妻創始的老字號「海龍肉粽」,在五條港傳承八十多年,儼然是府城小吃史,辛家後人同心協力把神農街六十四號的「起家厝」整理為「海龍辛花園」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