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那一夜,在北海道

■劉洪貞

得知小蘭被疫情帶走,心裡好不捨。每天想到她,就會想起二十年前,和她在北海道巧遇的那一夜。

那年陽春三月,我到北海道去賞櫻。首夜住宿的飯店裡,有很多台灣旅遊團。在自助餐廳用餐時,我預夾一塊,裝滿粉色晶瑩珍珠的鮭魚卵壽司,正好有一個夾子也伸過來,我連忙縮回手,並向對方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對方笑著點點頭。

當我們抬起頭四目相接時,她啊了一聲,喊出我的名字。被她一喊我愣住了,因為我跟她不同團,也不認識她。她看我沒反應,放下盤子拉住我,問我:您不認得我了,我是某某某啊。她這麼一提,我對她上下打量後,終於想起她是四十年前的初中同學小蘭。

問她為何對我一見如故?她說我和以前一樣,瘦不見骨好認。而她這些年心寬體胖了,難怪我認不得。

離開學校四十年一直失聯的我們,卻在異國的餐廳相遇,真是如夢似幻。那一夜我們聊了很多。初中畢業後我們沒再升學,我在家務農。她跟著堂哥,到新莊的南亞塑膠工廠當女工,夜裡繼續唸補校。

在補校時認識一位,同樣來自鄉下,又有共同目標的同學,最後走入婚姻。剛結婚時一切正常,她在第三年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只好辭去工作專心顧小孩。

幾年過去後,先生有了外遇還會家暴,為了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她忍氣吞聲。兒子的貼心和好學,是她精神的支柱。當兒子雙雙考進成功大學時,因必須南下就讀,兄弟擔心他們不在身邊,怕她受委屈,就鼓勵她結束婚姻。

就在兒子十八歲生日那天,她恢復了自由,從此為自己的夢想展翅高飛。讀完研究所後,在外商公司工作。她自認工作用心,外語能力還好,經常被外派出差,就趁機去旅遊,沒想到我們會相遇。聽她說著人生起伏的故事,我陪著哭陪著笑,最後相擁祝福,希望後會有期。

回到台灣又各自忙碌,二十年一晃而過。很遺憾,因為疫情讓北海道那一夜,成為我們的最後一夜,我難過,只能嘆生命無常。

即時

鵬管處領騎課程超夯 香港車友自費參訓 百名額秒殺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大...

台灣輕農業加工發展研討 朝陽科大推廣低碳友善耕作受...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朝陽科技大學舉...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