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0歲走路會喘 聽心音揪瓣膜疾病

高雄榮總醫師黃偉春呼籲民眾就醫時,可請醫師協助聽聽心臟有無心雜音,遠離瓣膜疾病。(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等機構聯合發起「聽心音、找心病」活動,高榮重症醫學部主任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偉春醫師呼籲民眾,就醫時可請醫師協助聽聽心臟有無心雜音,尤其是60歲以上長輩,合併有全身無力、走路會喘等情況,有時光是「聽心音」就有機會發現致命卻可治療的心臟瓣膜疾病,及早揪出心頭大患。

黃偉春指出,心臟瓣膜疾病在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早期可能完全沒有感覺、即便有症狀也不一定能直接聯想到是心臟發生問題。聽心音主要是借助聽診器,來分辨心音的強弱、速度與頻率等。當心音不正常或有心雜音時,通常會建議患者接受心電圖,釐清病情所在。

高榮副院長許書雄指出,若心臟出現異常往往會從心音與心律等面向反應,像患者心臟結構出了問題,聽診時可以聽到很明確的心雜音,即便不是心臟專科,也能透過聽診器察覺異狀、揪出問題來。

高榮心臟內科醫師郭風裕指出,以主動脈瓣膜狹窄為例,發現期別不同,預後差很多。輕度狹窄時,可能只是覺得走路有點喘,但當重度狹窄、胸口會痛,這時平均壽命可能只剩五年,一旦到了走路會昏厥、就只剩三年,若等到腳都已經腫了、已經心臟衰竭,平均壽命只剩兩年。

若有心悸、易喘、胸痛胸悶、易疲勞、頭暈昏厥、體力下降要及早就醫。故推廣「找心音、找心病」的活動,讓民眾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要拖到後面變成急症、重症才到醫院,讓疾病「治療風險」變高、「治療效果」也變差。

高雄榮總呼籲民眾聽心音找心病,才能遠離瓣膜疾病。(記者王正平翻攝)

黃偉春表示近年部分心臟疾病治療有了突破性進展,以主動脈瓣膜狹窄來說,除了傳統開胸手術,現在有經導管置換瓣膜,使用微創的方式植入瓣膜讓風險降低、傷口小、術後復原時間短,造福原本無法負荷傳統手術風險的病人。讓病人心中的害怕降低,願意積極的配合醫師治療後,健康的回歸家人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黃偉春呼籲民眾平時可以在家自行使用聽診器,聽聽看是健康的「撲通撲通」聲,還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轟轟轟」聲音。

此外,若長輩有全身無力、走路會喘等看似跟心臟無關的症狀,千萬不要以為只是老化,應及時陪同就醫,即便是在家裡附近的家醫科、耳鼻喉科診所,一樣可以請醫師幫忙聽個心音。一旦發現心臟雜音、再轉診心臟專科進一步檢查。

即時

〈社論〉搖擺郭智輝與淡水河口快艇傳遞的警訊

日前兩件新聞看似不相干,但都與台灣未來發展...

綠提藐視議會罪 藍轟雙標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十三日指...

債務糾紛傷人丟包致死 板警逮5嫌到案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於今(10)...

落石崩塌停電 梨山地區民生用電搶修復電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梨山地區六日上...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