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男30年來均未正視高血壓問題 增加血管阻塞風險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70歲男性,曾在40歲時健檢發現有高血壓問題,但專注拚工作的他,面對高血壓問題也沒有太在意。直到去年開始男子體力明顯下降,行動力也不如以往;近期再次接受健康檢查,結果心臟鈣化指數超標,有重度冠狀動脈血管鈣化風險,且發生血管阻塞的相對可能性相當高,其背後原因與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有關。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僅次於癌症。有家族史、肥胖、抽菸、3高族群等都是高危險族群,心血管在開始發生異常變化時,通常都是沒有症狀,少數患者或等到嚴重時才有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流鼻血、兩肩酸痛,嚴重者甚至有惡心、嘔吐、昏迷、無力等症狀。
以高血壓來說,血壓高會造成動脈阻力增加,時間一久會進一步導致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硬化,再等到進展到嚴重時可能阻斷了血液流動,瞬間導致心肌缺乏氧氣和養分而受損,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這時才會開始出現急性胸痛、冒冷汗、暈眩、嘔吐等症狀。要注意的是心肌梗塞發生時總是又急又快,嚴重甚至會引起休克或死亡。
錢政平提醒民眾,國人有3高問題者,務必確實控制及定期回檢追蹤,降低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年滿20歲,就應該好好面對自己的健康狀態,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掌控三高狀態的第一步。
若血脂、血糖、血壓有異常者,可搭配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進一步高階影像查,如腦心血管磁振造影以便觀察血管是否發生病變、及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確認冠狀動脈之鈣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