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紅肉或加工品 遠離大腸癌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早期大腸癌診療的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第4期則不到2成。國健署呼籲民眾按時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依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地區大腸癌罹患人數為1萬6829人,有一半在67歲以上發現,較108年晚1歲。而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

另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資料顯示,今年截至8月30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103萬9千人,高於去年同期的87萬2千人。但男性篩檢人數42萬4千人、女性61萬5千人,女性篩檢人數較男性多。

國健署表示,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及家族病史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豬肉、羊肉、牛肉等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國健署呼籲民眾建立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國健署表示,大腸癌早期未有明顯症狀,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並有效降低35%死亡率。民眾可近至鄰近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以採便棒刮取糞便並儘速送回醫療院所。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

國健署指出,發生大腸癌者有88%為50歲以上族群,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年滿50歲~未滿75歲,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務必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