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有心臟病家族史者是否就一定會得心臟病?國健署指出,在冠心病的危險因子中,遺傳基因是無法改變的因素,但並不代表一定會罹病,如果有心臟病家族病史,應更注重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以減少心臟疾病發生風險。
國健署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主要是因血管粥狀硬化變性, 冠狀動脈阻塞通常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後形成一種類似脂肪的沉積的瘢塊所造成。
當已形成的瘢塊撕裂或破裂後,會造成血液凝集形成血塊,阻塞冠狀動脈造成心臟缺氧,這種情況有時候叫做冠狀動脈栓塞或冠狀動脈阻塞。
在冠心病已確認的危險因子中, 遺傳基因、種族、年歲增高是終身無法改變的;然而,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抽菸、缺乏運動者等,都是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雖然在冠心病的危險因子中,遺傳基因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但並不代表一定會罹病,如果有心臟病家族病史,應更注重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
國健署提醒,民眾平時應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節酒、多運動,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減少心臟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