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街頭藝人的心聲

  • yoyo yang

頒獎儀式上,網球巨星費德爾的回答很簡單,卻讓前方記者印象深刻:「我愛我每天的例行公事,我起床後幫我孩子做早餐,送他們去上學,然後去訓練並找到正確的訓練方式,讓我能夠在現在的年紀維持最佳的狀態,我也熱愛競爭。然後在每一天的尾聲,我把頭躺上枕頭後,我會想著,這真是個美好的一天。」

 

這個工作只能賺500萬,你會做一輩子嗎?

前天上了風潮音樂老闆的Podcast節目,我很感謝老闆用很尊重的態度跟我談街頭藝人這件事。

十年前,我還在信義區街頭表演,當時我大四,我常常在照片中的這根柱子前面表演,那時候一場表演只有500元左右的收入,喜歡理性面對表演藝術的我開始算我這輩子的存款,算一算,我發現我要到45歲才能賺到500萬。

夠用嗎?我問自己。

當然不夠,如果我要買房子的話。

忘了是哪裡來的一句話點醒自己:「在台灣我們只想到要存第一桶金、而國外他們賺一百萬是拿來投資自己。」當時福爾摩沙馬戲團及太陽馬戲團的陳星合老師要去亞維儂藝術節,我正好可以搭著順風車前往這個世界知名的藝術之都,加上要去參加世界賽的旅費共16萬,但以一個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數字。

要去嗎?我問自己。

當然要去,我相信這個經驗比16萬更有價值。於是展開一個非常辛苦的計畫,我要在三個月內存到16萬,每個週末早上6點起床、7點佔到表演的位子、下午1點開始表演,晚上10點回家,我得這麼努力才能達到我的目標,就在這跟柱子前面。

後來我如願前往亞維儂藝術節及世界溜溜球大賽,現在回過頭來看,16萬雖然花掉了,卻換來了人生很難得的經驗。我並沒有因為街頭藝人只能賺500萬就放棄,我選擇先投資自己,讓自己成為一位不只能賺500萬的街頭藝人。

今晚去看一組即將前往亞維儂演出的創作者的行前彩排,彷彿看見了當時的自己,願你我的錢都沒有不見,而是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想起小時候,最疼我的人是阿嬤,她希望我長大當醫生,當一名婦產科醫生,結果我高中就開始走上街頭,當起一名街頭藝人。彷彿完全不符合期待,不過我把阿嬤的遺願,一直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我不輕言放棄,朝朝夕夕,勤奮練習。

不是要當最厲害的,而是成為無法取代。我奉為圭臬。

溜溜球幾乎是每個人的童年回憶,長大之後,你有多久沒開心地笑了?

透過一顆簡單的溜溜球,將為您帶來兒時那單純而純真的感動。這個作品原創於2010年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與知名音樂人——陳建騏聯手打造。

也因為這個節目,開始了溜溜球旅行世界20多國的故事,至今仍未停止。直到有次應邀醫學研習會議擔任嘉賓表演,結束時,一個醫生阿伯朝我走過來,他說:「我是個醫生,謝謝你沒有成為婦產科醫生,你的表演感動了我、療癒了這個社會。」聽完之後,回家路上一直哭,好想跟阿嬤說:「我成為醫生了!而且是能療癒人心的那種。」

費德爾退休了,結束了一生的輝煌,過往一切,讓人尊敬,讓人振奮,許多人都豎起大拇指喊讚,但那句話永遠觸動人心:

「我把頭躺上枕頭後,我會想著,這真是個美好的一天。」我們為最亮的星星驚嘆,也衷心感謝眾星繁密構成的美好。

當然,此時此刻,還在成為台灣的街頭藝術中心的路上繼續、持續努力奔跑,終點仍要抱著一股熱忱,眾志成城,能為城市裡美麗的風景,彩繪、塗鴉,意義深遠……大夥兒一點一滴地匯聚——成功之路絕不是鮮花紮成的牌樓,而是用汗水凝聚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