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少兒美展 廈門巡展敲響鑼

台南黃品澄小朋友畫作「中秋烤肉」獲選展出。    (廈門雲揚天際文化公司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今年六月在福建省美術館舉辦首場巡展,並在好評聲中圓滿落幕,九月份再次迎來廈門巡展季,分別於九月九日至十七日在廈門市美術館、九月十五日至廿四日在廈門市海滄區文化館舉辦雙展,為廈門市民觀眾帶來豐富多彩的藝術體驗。

本屆展覽以「光陰的故事」為主題,雙展共展出六百餘幅海峽兩岸暨港澳及其他華人地區三至十八歲孩子們的作品。孩子們用五彩的畫筆,講述著從稚齡、懵懂到青蔥年華的光陰故事;用動人的故事,呈現找尋自我、發現自我、探索世界的過程。歲月不動聲色地偷走萬物芳華,卻在這裡被孩子們的筆觸捕捉,成為縈繞不去的吉光片羽。光陰的故事,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成長的經歷,是對當下的珍惜,更是對未來的期盼;對於大展來說,是多年來走過兩岸各城市曲折但卻溫暖的故事,更是與各地孩子們相伴成長,在光陰的兩岸互相眺望的珍貴記憶。

本次廈門展覽特別策劃非遺傳承版塊「漆線的閩韻」和「植物的藝術生命」,分別展出由廈門市海滄中學漆線雕傳承工作坊帶來的「廈門漆線雕」,以及由廈門市民立第二小學高粱稈創意工作坊帶來的「秸稈紮刻」, 以創意手工作品生動展現傳統手工藝。

與孩子們共述光陰故事的還有兩位特邀藝術家,一位是台灣已故著名版畫家周瑛先生,作為閩籍渡海藝術家,他的整個人生歷程和藝術創作經歷,就是一部跨越兩岸的光陰故事;另一位是大陸藝術家沈也先生,他將對時間的永恆性與事物在時間中變化的思考進行了當代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