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現今許多愛美人士流行穿耳洞,醫師提醒,若耳洞已感染、發炎仍不拿下,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建議穿耳洞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店家,並注意相關消毒措施及耳環材質;在耳洞形成的2週內,可在耳洞前後塗抹抗生素藥物,避免感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穿耳洞後2週內不將耳環取下,是以防耳洞癒合;但若耳洞已感染、發炎仍不拿下,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造成耳朵留疤。
潘企岳表示,穿耳洞時,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店家,穿耳洞前,應注意店家是否將穿洞的金屬針及穿洞的耳垂、耳骨消毒,穿耳洞時的耳環材質,建議可選擇不銹鋼、銀製等不會生鏽的材質,以防感染。
另外,由於穿耳洞後約需2週才會成形,因此這段時間應持續在耳洞前後塗抹抗生素藥物,且不要碰水,若出現紅腫、熱痛、流膿等發炎症狀,應盡速就醫,以防耳朵留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