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中秋月明慰鄉愁

■王慰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天高雲淡,無風無雨,便是賞月好時節。

夜色分外明亮,天格外藍,藍得像大海一樣夢幻。湛藍天空飄浮朵朵雲彩,閃爍點點星光,把藍天點綴得更美、更亮。一輪清澈皎潔的滿月斜掛在柳樹後,條條柳枝構成一道拂動的簾子。簾後的嫦娥、玉兔、桂花樹是古典的、浪漫的,充滿詩情畫意,令人浮想聯翩。

逢中秋,喜月圓,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月圓而明,月華如練,光彩照人,如夢如幻。在古代,客居他鄉的遊子,總是以明月來寄託深情。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居易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都是傳達思鄉之情的千古名句。

「中庭地白棲樹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朝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觸景生景,唯美浪漫。月光如霜的庭院裡,鳥兒靜靜地睡著了。多情的秋露悄然打濕了芬芳的桂花,詩人遙望明月,不禁感慨:哦,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那顆桂花樹吧?而普天之下,此時此刻,人人都在望月思鄉,思念遠方的人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纏綿悱惻,朦朦朧朧,更是一曲相思絕唱。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思念之情在彼此心頭纏繞。晶瑩無瑕的月光是那麼美妙,卻不能滿滿地捧在手心將它送給遠方的愛人。愛人啊,讓我們夢中相會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宋朝大文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與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寫思念之情,張九齡的月光溫婉細膩,蘇軾的月光灑脫豪放。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不朽名句,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健康,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共一輪美好的明月。字裡行間不僅表現了詩人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而且借月抒情,情真意切,與中秋的背景非常吻合,可謂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絕。

一輪中秋月,悠悠千古情。那秋之靜夜,夜之圓月,是思念之鏡,是圓滿之境,它已不是月亮本身,而是亙古不變的美好的心靈寄託。

古往今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明月,縱有「陰晴圓缺」,只要眼裡有光,心中有愛,月亮始終明媚如初。明月裡溢滿了對故鄉的思念,對人生的感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那些心心念念的深情。

今夜,皎潔明月下,明媚月光裡,孤身在外的遊子,以一顆詩意的心,在唐詩宋詞中悠然遊走,從容而愜意。月亮照亮了遊子夢中的回鄉之路,月光撫慰了遊子心頭的綿綿鄉愁……

即時

公私協力端午送暖 關懷街友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端午前夕,台南...

青山漁港護岸崩塌 水利局:規劃修復中

記者盧萍珊∕將軍報導 將軍區青山漁港...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