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燈光藝術節 守護雕塑吸睛

大葉大學造藝系師生木雕作品《守護》,在澎湖國際燈光藝術節展出。(大葉大學提供)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二0二三澎湖國際燈光藝術節「光嶼潮」即日起至十一月二十六日登場;其中,木雕作品《守護》由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日本籍老師吉田敦、韓國籍老師宋周妍帶領碩士生陳右承、蕭亦連、吳征鴻共同打造,運用外來種銀合歡為材料,結合澎湖俗稱「白金」的土魠魚元素,呈現環保、豐收與守護的理念。

吉田敦表示,很榮幸受到澎湖縣政府的邀請,參與澎湖國際燈光藝術節的創作。作品《守護》以巨人象徵澎湖島的守護者,胖胖的土魠魚是澎湖代表性的魚,被當地人稱為「白金」,漁民捕獲到土魠魚會很開心;銀合歡則被列入世界前一百大的侵入種,因為生命力太強悍,會影響到周邊環境。

他說,此次選用銀合歡當材料,製作團隊砍下銀合歡做成高度約四百四十五公分的巨人,巨人手上抱著長四百公分的土魠魚望向天空與大海,象徵豐收與守護海洋資源。目前正在馬公市第三漁港國際廣場展出,土魠魚上面黏貼有貝殼,有獨特的光澤感,現場到了晚上也會結合燈光藝術,白天與夜晚可以看到雕塑不同的風貌。

陳右承說,他們大約花費兩個禮拜的時間,從鋸銀合歡開始、做骨架、爬鷹架鎖螺絲,一步步在廣場打造;期間遇到兩次颱風,創作過程大概有一半日子都碰到下雨。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很開心可以跟大家共同完成這件深具環保意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