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53歲張女士因為缺牙無法享受美食,牙醫建議裝置活動假牙,發現口腔上顎有一顆巨大硬塊影響裝假牙進度,只能望美食興嘆。大里仁愛醫院耳鼻喉科張耕閤醫師檢查診斷為「顎骨隆突」,手術後其上顎處已經變成平坦的正常狀態,後續使用活動假牙增加進食能力,前後歷經4個月重拾美味人生。
張女士的牙齒上排有許多顆缺牙影響進食,牙醫檢查與治療後,建議製作活動假牙以利進食在進行治療前,其口腔上顎處長了一顆巨大的硬塊,牙醫告知需先至大醫院接受口腔腫塊的切除,活動假牙才能黏合到硬顎處。
張耕閤醫師檢查,告知硬塊叫做「顎骨隆突」,是一種良性的骨質增生,但是張女士的隆突較巨大,必須進行切除才能使用活動假牙,改善這一顆硬塊常常出現潰瘍而影響進食的狀況。
張耕閤表示,如果患者容易反覆在隆突處產生潰瘍,或者像張女士因為巨大隆突無法戴活動假牙的狀況,可以接受手術將此骨質增生去除。手術方式為經口進入,臉部外觀無傷口,將腫塊粘膜分離後使用器械將骨質增生區域磨平,再將粘膜進行縫合。術後傷口會有輕微不適感,術後兩週需要吃軟質食物,粘膜完全癒合的時間大概為1個月左右。

「顎骨隆突」屬先天性,很多人都可能會發生,是一種很常見的骨質變異,出現的位置在口腔上方上顎處,可大可小,張女士的隆突在電腦斷層畫面顯示為2.5公分,算是蠻大的隆突,切除下來的體積宛如一顆貢丸般大小。另外,此種隆突可能出現在舌底兩側齒齦處,容易在吃較硬的食物時摩擦到隆突造成粘膜破裂,導致產生口腔潰瘍。
張耕閤醫師建議民眾如果發覺口腔有硬塊,或者持續2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應該到門診接受檢查與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切片檢查和後續治療,以免良性與惡性腫瘤持續存在及擴大,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