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一名84歲邱姓老翁因心臟衰竭接受安寧緩和治療,原以為只能靠鼻胃管灌食到生命最後,但在門諾醫院安寧團隊、吞嚥團隊的協力照顧下,訓練約1年成功移除鼻胃管,恢復以口進食。再度開口吃飯的夢想成真後,讓他感動不已,也樂觀鼓勵其他病友不要放棄。
被診斷中、重度吞嚥障礙的邱爺爺,在裝上鼻胃管後,一直期待能夠再次用嘴吃東西,每每看到其他人可以自在嘗美食內心總是相當羨慕。復健科團隊看到了他的盼望,經由吞嚥內視鏡檢查,看到了訓練可能,隨後便進行吞嚥訓練,從最初吞口水練習,一步步學習吞嚥技巧,經過1年多的努力,終於成功達成以口進食的心願。邱爺爺說,自己雖高齡仍能移除鼻胃管,相信多數病友一定也能做到。
邱爺爺說,感謝治療師幫助,才能掌握安全吞嚥不嗆咳方法,為避免食物卡在喉嚨掉入氣管,他每吃一口搭配「咳」一聲,再吞口水清除殘渣。練習過程雖然辛苦,但只要己體力允許,不管坐著、躺著都會自主訓練吞口水。
聽語治療師陳姵雯說,邱爺爺復健態度正向,不斷「以吞練吞」自主訓練,去年9月喝水還會進到氣管、食物也吞不乾淨,今年3月呼吸道保護功能進步,食物的吞嚥更顯順暢,持續復健下,7月安排第3次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已可吞下較軟質的食物,加上運用咳嗽策略,能夠主動清乾淨食物,避免跑進氣管內,因此拔除鼻胃管。
門諾醫院吞嚥團隊表示,依病人體能、病況,吞嚥訓練時間有所不同,鼓勵病患在放置鼻胃管初期,應把握時機及早開始復健,避免吞嚥肌群持續退化,可能造成長期仰賴灌食,其實只要願意積極治療,就有機會能夠拔除鼻胃管,安全由口進食適合自己的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