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澳星馬組亞太微菌聯盟

微菌近期成為重要生物發展領域,在國科會大力支持下,14日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宣告將與日、澳、星、馬攜手啟動微菌研究及產學合作。(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人體微生物相關研究,已成為各國醫療熱門研究領域。為突破台灣微菌叢研究數量和規模等限制,在國科會支持下,台灣微菌聯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14日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宣告將與日、澳、星、馬攜手啟動微菌研究及產學合作。

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吳俊穎表示,微菌本身有地域性,亞洲跟歐美會不太一樣。近期微菌成為重要生物發展領域,各國都當成是最重要的生物科技次世代藥物發展方向,例如日本針對微菌開發新藥,預計在5年內投資相當於約新台幣200多億的預算,其他還有韓國、新加坡、香港、澳洲等都有大量投資。

他指出,過往西方做出來的藥物,東方大致仍可使用,但因不同種族、不同飲食習慣、不同環境因素,在歐美開發的微菌藥物,在東方效果不見得很好,這是為何要在亞太地區成立聯盟的原因之一。

再者,就是微菌需要非常跨領域的合作,不只是臨床、微生物等,更涵蓋臨床、基因、免疫、內分泌、發炎、代謝、飲食和精神等相關研究。

吳俊穎也說,鑒於所跨領域廣泛,光靠台灣本身,還是會有些先天性上的限制;另,目前整個微菌發展,涉及快速的法規面變動,因為以微菌開發新產品如檢測試劑、新治療等,都屬於很新的概念。

他指出,約4、5年前歐盟成立類似聯盟,希望在最新發展之下,透過各國間不斷深入討論,能讓法規面即時得到改進,追上整個科技發展速度,另外也能互相借鏡學習,所以需要成立一個亞太微菌聯盟,促進新藥與後續治療開發更適合亞太人民能享受的研究成果。

此次成立大會廣邀澳洲、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多國專家代表參與,並舉辦學術演講,涵蓋菌相組成應用於未來癌症診斷、細菌乳酸代謝產物與健康相關性、腸道菌與脂肪形成相關性以及未來利用腸道菌相作為生物性治療疾病產物等重要學術研究成果。盼透過亞太微菌聯盟的成立,能夠促進科學合作,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微菌醫學研究機構、學術單位、團體等,為亞太及全球微菌研究領域發展做出貢獻。

即時

誤信投資理財廣告 婦人遭詐一千二百萬 車手被逮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東區李姓婦...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再傳捷報2024 Architi...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貂嶺生...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