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今年春節期間,麻豆中山路上八連棟老街屋因大火嚴重毀損,興建時間約在一九三0年代的市區改正期間,因時空變遷和法規限制,讓老街屋立面在重建過程中,面臨無法保存困境,經公、私部門攜手合作,以首例的紀念性建築物身分,讓火災毀損街屋,得以保留立面,邁向新生。
回生齒科診所為麻豆八連棟老屋之一,莊姓屋主在重建時,希望能保留原有老屋立面,延續麻豆老街整體意象,礙於現行相關建築法規,導致日治時期老屋想要依法重建,面臨諸多窒礙,屋主在請領建照時也遭遇困難,原想放棄,拆除立面,經建築師和文化局聯繫,希望讓法規更友善,既合法保留更多老屋,也能保有重建開發權利的雙贏機會。
回生齒科診所在公部門協助下,突破法規限制,完成首例以「紀念性之建築物」身分,除了可以保留見證麻豆市街百年變遷的建築立面,又能保障屋主在立面後方建物重建時的開發權利,成為台南推動「不損所有權、振興老街屋」的重要案例,也為市府營造老屋保存友善環境的重要里程碑。
文化局指出,麻豆中山路位於歷史街區,該老屋更是特色歷史老屋,街上多棟精美老屋是當時市區改正計畫,對現代市街詮釋的重要見證者,經討論,市府紀念性之建築物審議小組,同意其「現存之沿街立面構造」,納為台南市紀念性之建築物保留,除不同文資須面對諸多限制,屋主對後方新建物享有充分權利,該案成為完善台南市老屋保存法規環境的重要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