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節能減碳、永續發展是現代社會重要議題,台灣用電以工業與服務業為主,在服務業排名醫院位居第一,碳排量非常可觀,連1小罐氣喘用藥或麻醉藥都可能等於開車300公里。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與醫院合作共同推動節能減碳,馬偕醫院16日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致力於節能減碳工作,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10月16日將成為馬偕的ESG日,E代表環境、S是社會、G為公司治理,馬偕醫院指出,正推動全院無紙化,各單位也提出各單位節能減碳作業。
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全世界醫療體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總體排放的4.6%,高於全球數萬架飛機航行1年產生的3%;台灣主要用電分為工業與服務業2大類,在服務業之中1/6來自醫院,台鐵、高鐵等公共運輸用電量都沒有醫院多,醫院用電以空調57%最多,照明及電梯為3%至4%。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醫院24小時照顧患者,需要全天使用空調,甚至開刀房溫度只能維持攝氏20度,造成醫院碳排放量較高;另外,醫療行為也可能產生溫室氣體,以麻醉氣體為例,使用1小時麻醉,等於1輛車開300公里排放的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成分的氣喘用藥,使用1罐同樣就是車子跑300公里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會使氣候問題惡化,影響人類健康,產生更大醫療需求,排放更多溫室氣體,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