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老年膝 針灸以去風寒濕痹症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0歲莊女士因膝蓋反覆疼痛痠脹3個多月,尤其上下樓梯後或運動量較大時,膝蓋周圍易疼痛不適,需要休息及服用止痛藥才可緩解,造成生活上不便而來中醫門診就診,經過幾週針灸搭配中藥治療後,症狀緩解。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温育芯表示,「膝骨關節炎」一般又稱為退化性關節炎、老年膝,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女性患者多於男性,主要是因膝關節軟骨磨損退化、關節間隙狹窄,或關節邊緣骨質增生為主要病理變化;臨床症狀多為膝關節疼痛、僵硬或功能障礙為主,也可能有膝蓋腫脹變形、關節積液的情況,及平時活動時有彈響及磨擦音等症狀。常見引起的原因如老化、肥胖、先天軟骨或關節構造異常、有關節受傷史或手術史,或平時過度使用關節或長期姿勢不良等等。

以中醫觀點來說,退化性關節炎屬於「痹症」的範疇,病因多以年老或勞損為主,此類患者多為肝腎虧損,加上風、寒、濕外邪入侵體內,如《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因此造成膝關節氣血津液運行不暢,血瘀痰濕凝聚進而痺阻經絡,不通則痛,發為痺痛。中醫治療多以針灸為主,常用穴位像是位於小腿前外側的足三里穴,可健脾並強化氣血生化之源;陽陵泉穴具舒筋活絡、強筋壯骨功效;位於膝關節的犢鼻穴和內膝眼穴,可通經絡利關節,行滯止痛,並可協助保護關節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