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聽損 不僅失聰恐失智

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指出,放任聽力持續惡化,可能最後除了失聰,也可能出現失智情況。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跟長輩說話要放大音量屢見不鮮,但也有長者嫌吵而拒戴助聽器,對此,醫師提醒,人類是用大腦聆聽,長時間的聽損不僅可能導致失聰,也可能提高失智的風險。

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表示,人類在接收聲音時,毛細胞會產生電流,將訊息繼續傳遞下去,而每個人約有3萬5千個毛細胞,隨著歲月增長,通常每10年會損失10%的毛細胞,因此多數人會在50歲左右陸續出現聽力問題。

由於聽力損失發生的無聲無息,聽損者常常不自覺地將電視音量調高、不自覺的雞同鴨講、答非所問。除了影響聆聽清晰度、溝通效能外,隨著時間的推進更會影響到大腦對環境聲音的感知與耐受性。

聽力損失造成的影響,不只有單純的生活或溝通不便。陳光超說,認知功能下降的人中,有高達4成具有聽力損傷,且已有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中風造成的失智症病情,都會因為聽力損傷而加重,依據輕度、中度、重度聽損,分別會比沒有聽損者增加1、3、5倍。使用助聽器的年長族群,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可減緩一半。因此,建議增進社交活動增加腦部刺激,並配戴助聽輔具以減少腦部疲勞,獲得更好的聲音訊號。

不過,陳光超指出,大多數的聽損者並非在聽損發生時即開始配戴助聽器,長時間的聽損已讓大腦忘記曾經熟悉的環境聲音,導致在配戴初期難以適應既有的環境音,如冷氣運作聲、鍵盤敲擊聲、切菜聲、高跟鞋走路聲等,覺得擾人、不適,進而縮短配戴時間甚至排斥配戴,使得聽損者的失智潛在風險日益增加。

即時

冷血發言震驚朝野 稱花蓮大震是老天有眼 柯建銘道歉...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院黨團...

武裝部隊疏散巴勒斯坦平民 以將攻拉法? 要10萬人...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以色列揚言攻擊加薩...

闖紅燈遭三重警逮 一查竟是被通緝的詐團取簿手 鷹眼...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

外籍動物救援人士石門山坡受困 警消立即前往救援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金山警分局於昨(4)日...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