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文學獎「金典獎」揭曉,金典獎年度大獎經評審團評選,由作家陳列《殘骸書》(印刻文學出版)獲得,將可獲得百萬獎金。
評審團指出,散文名家陳列藉由樸素厚重語言、歷史現場巡禮及個人切身遭遇,節制而冷靜的描述那些幾乎被淹沒的傷害和羞辱,重新喚起人們對白色恐怖的反思與記憶,除時代見證,也將震撼未來世代讀者。
今年金典獎近兩百部作品參賽,選出三十部入圍,選出百萬年度大獎、七部金典獎、三部蓓蕾獎。
金典獎得獎作品包括:《子彈是餘生》(寺尾哲也)、《沒口之河》(黃瀚嶢)、《弟弟》(陳慧)、《我隨意,你盡量》(王昭華)、《夜官巡場Ia-Kuan Sun-Tiunn》(張嘉祥)、《魔以》(陳淑瑤)、《鱷眼晨曦》(張貴興)。
為獎勵首次出版文學書的新人作家所設置的「蓓蕾獎」,由三位金典獎得主一舉囊獲,包括寺尾哲也、黃瀚嶢、張嘉祥。
評審團表示,從今年參賽、入圍及得獎作品來看,當前文學書寫趨勢多圍繞於國族記憶、家族書寫、成長小說、生態關懷與社會運動;且文壇新銳表現亮眼,三位首次出書的文學新手,一舉拿下七席金典獎中的三席,成為格外閃亮的金典與蓓蕾雙料得主。
評審團也觀察到,受動漫及電玩遊戲等流行文化影響的年輕世代創作者,對文學有著更大的創意與想像,擺脫傳統文學典律與邏輯,為讀者帶來不同以往的閱讀樂趣;無論是樸素的寫實文學,還是華麗的幻想之作,共通之處在於對現實世界的關懷與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