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環境部二日指出,近期利用智慧物聯網,破獲高雄螺絲工廠排放白煙情事,現場造成視線不良及眼睛、呼吸道不適,依法最高可處五百萬元罰鍰。在秋冬空氣品質不良期間,將持續加強管控高汙染潛勢熱區的事業。
環管署南區環境管理中心說明,近期利用智慧物聯網(AIoT)監控環境空氣汙染情形,破獲高雄市岡山區正氣路螺絲工廠排放白煙,督察人員立即進行蒐證。
在廠房後方正以大型抽風扇將廠房內蓄積的白色粒狀汙染物向廠外排出,一陣一陣白色粒狀汙染物累積在廠房外侷限狹窄空間內,白濛濛一片如同陷入濃霧之中,不僅造成視線模糊,更令人眼睛及呼吸道感到不適。
環管署指出,當督察人員進入此螺絲工廠中,廠內正進行螺絲打頭及搓牙製程,炙熱的螺絲熱氣與降溫油脂油氣相互作用,產生明顯粒狀汙染物,廠內局部裝設抽氣設備馬力不足,無法有效捕捉汙染物,不僅廠內員工作業環境堪慮,工廠附近空氣品質也大幅下降。
受罰螺絲工廠廠長反應,每家生產螺絲的工廠多少都會產生粒狀汙染物,這樣粒狀汙染物飄出廠房就要被依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開罰,實在是在打壓本地螺絲產業。
然而,環管署對此反駁,事業單位追求營收利潤,卻不願投資空氣汙染防制設備妥善處理製程廢氣;事業在各級防制區或總量管制區內,不得因從事燃燒、融化、煉製、研磨、鑄造、輸送或其他操作,致產生明顯粒狀汙染物,散布於空氣中,況且粒狀汙染物濃度已影響到視線能見度,顯然已汙染空氣。
環管署說,此案將依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告發,依法可處罰新台幣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限期改善未完成者得按次處罰。並強調,南部地區空氣品質逐漸不良的秋冬之際,將透過智慧物聯網執行空汙智慧督察專案,強化管控高汙染潛勢熱區的事業,減少空氣汙染物因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持續累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