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9個月新高 苦!10月通膨率衝破3%

主計總處7日公布10月CPI年增率達3.05%,為今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以食物類漲5.51%較大。圖為民眾午後在台北市一處大賣場購物。(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主計總處七日公布十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百分之三點零五,再次衝破百分之三水準,創九個月新高。主計總處解釋,颱風接連來襲造成農作物災損,導致物價攀升;但這屬於短期因素,十一月漲幅就會回落。

隨著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回穩,上半年CPI漲幅穩步回降,六、七月更跌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但八月起CPI年增率再次突破百分之二,十月更衝破百分之三,外界憂心通膨捲土重來。

主計總處專委曹志弘解釋,七月下旬至今颱風接連來襲造成災損,導致蔬菜水果價格走高,進而推動物價上漲。

曹志弘指出,細看十月CPI的結構,光是蔬菜、水果就影響總指數上漲零點六三個百分點,貢獻度達兩成;換言之,如果蔬菜、水果價格持平,十月CPI漲幅會收斂至百分之二點四二。

曹志弘表示,十月CPI年增率衝破百分之三是受短期因素影響,並非通膨壓力升溫;隨著天候趨於平穩,蔬菜價格回落,十一月很大機率會低於百分之三。

曹志弘分析影響核心CPI的三大關鍵,近三個月外食費月增率已經回到長期平均水準,有漲勢告終的跡象;娛樂服務也因去年十月邊境解封,需求迅速升溫、墊高基期,有助於減緩壓力。僅房租前幾個月年增率回落至百分之二以下後,如今又站上百分之二,得再觀察後續變化。

展望物價走勢,曹志弘說,時序入冬颱風來襲機率降低;接下來主要不確定性是國際油價,就目前走勢來看,以巴衝突影響有限,國內也有雙重平穩機制,有助緩和外在不確定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