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根據國健署調查,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普及率高達11.1%,其中第2型糖尿病占比達9成以上,而肥胖、具有家族史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醫師提醒,若是輕忽症狀,血糖沒有得到妥善控制,則容易產生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10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也將近20%,而中風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高出近3倍。
60歲的林先生半年前開始有頻渴、多尿、體重下降及容易疲累的情形,而在公司近期的員工健檢中,竟意外發現空腹血糖數值高達261mg/dL,糖化血色素數值也達11.8%,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邱詮泰醫師門診求助。
檢查顯示,林先生的肝腎功能、血脂及尿液檢查結果都正常,唯有血糖數值過高,經由妥善的飲食衛教、運動、自我監測血糖及口服降血糖藥物控制,3個月後的糖化血色素數值下降至6.7%,最近一次更是降至6.1%,目前控制情況良好並定期於門診追蹤。
邱詮泰建議,若想減低未來成為糖尿病患的風險,在飲食上盡量避免精緻澱粉,增加全穀食物及膳食纖維攝取,並維持每週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另身體質量指數(BMI)已達過重或肥胖標準的民眾,可以適當減輕5%至7%的體重並維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