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文化中心十九日上午推出「鹿親校園-梅花鹿修繕彩繪」活動,安排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沈士展,與文昌國小等四所國小的師生和家長合作,共同發揮巧思,利用環保素材重新妝點八隻多年來設置在南瀛綠都心公園、新營火車站前的「南瀛鹿出─梅花鹿」藝術裝置雕塑品,讓梅花鹿繽紛變身後,將帶回校園布置,成為校園景觀藝術一景。
縣市合併前,在前縣長蘇煥智時代,為讓荷據時期曾活躍在這塊土地上的梅花鹿重現,邀請藝術家打造五十隻梅花鹿裝置藝術,以休憩、回眺、尋覓、眺望等四種姿態,徜徉在公園各角落,後來並擴及新營火車站前和街頭達近百隻。
這些梅花鹿設置多年來不敵日曬雨淋、褪色嚴重,文化局邀請「南瀛鹿出」原創作藝術家,逐年進行梅花鹿修繕維護,也邀在地學生參與,一起為梅花鹿彩繪穿新衣。
新營文化中心今年邀請、沈世展和文昌、安溪、大竹、聖賢國小等四所學校師生及家長們合作,共同發揮巧思,利用環保材料和物件重新為梅花鹿變身,推廣校園藝術,扎根藝術教育。
沈士展利用噴漆及發泡劑,讓梅花鹿身上產生肌理後,彙整學校及家裡不再使用的物品,如標籤貼紙、廚房常用的菜瓜布、紅白拖鞋、玩具保齡球、桌球、羽毛球拍、飲料瓶蓋、地墊等物件,帶領學生、家長及老師共同參與、在梅花鹿身上妝點和彩繪,完成的作品色彩繽紛,各具不同創意,下週將帶進四所校園,成為校園裝置藝術景觀一景。
參與活動的師生和家長說,結合環保素材重新裝扮梅花鹿,符合永續發展SDGs目標,親子一起做促進親子互動,也認識環保、藝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民治文化中心管理科長何宜芳指出,全球倡議的綠色藝術議題,此次讓學生參與彩繪梅花鹿,期喚起保護土地的意識,八隻經過籹點的梅花鹿進入校園後,期待也能永續下去,未來讓更多小朋友參與彩繪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