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吳孟珉∕台南報導
「新化風情小鎮」是台南市城鎮風貌改造的競爭型計畫,第一期範圍聚焦於流經新化城鎮外圍的嘉南大圳水路空間。市府都發局表示,其中新化國中東側段的步道甫完成工程驗收,將原本屬於校園治安死角的幽閉角落,與水綠步道連結,成為改造最大亮點。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以「新化風情小鎮。人文水綠廊道」之構想,第一期工程將尚未加值利用的嘉南大圳堤頂空間,整理興闢為水綠步道,也讓這條灌溉水路所流經的學校、公園及社區,能夠有更好的公共空間連結效益,為在地居民提供更為優質的休閒生活空間。
都發局長徐中強表示,除甫完成的新化國中東側段步道外,國中段的改造範圍位於信義路至中興路之間,總長度約三百五十公尺,另外也包含新化演藝廳後方的綠地廣場。
都發局指出,新化演藝廳後方的戶外廣場原本僅有簡陋步道,其餘地坪空間如遇強降雨,無法有效率地排、洩水,這次改造除了改善步道及排水問題,也考量演藝廳時常舉辦各種藝文表演與音樂比賽,戶外空間可以搭配作為小型劇場或是演出時的轉場、換場彈性空間,因此保留生長良好的大榕樹做為主景樹,並且將所有優良成樹都進行修剪,重新種植草皮、抓出洩水坡度引導地表排水、鋪設平整步道,並且改善夜間照明,大榕樹旁更以戶外小劇場的概念,興建一座多功能小舞台,兼具座椅機能。
新化國中東側的步道,原本是封閉無法通行的堤頂空間,打造為一處戶外教學平台,學校可以利用平台進行室外課程,散步的民眾可以憑欄小憩,將教育、文化能量蔓延至水綠廊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