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涵管新價值 成另類動物穿越道

林業署宜蘭分署在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聯外道路上側溝與集水井增設動物脫困通道,協助誤入排水溝或集水陰井的動物脫困。 (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動物藉由脫困通道上下排水溝的集水陰井,並透過路面下排水涵管或箱涵,往來於林道兩側山坡,彷彿是城市裡的人行地下穿越道複製到森林裡,成了另類的動物穿越道。

隨著國旅不斷的加溫,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聯外道路(宜專一線)車潮川流不息,也增加動物穿越車道的危險性。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一一0年度起對於道路側溝與集水井增設動物脫困通道,協助誤入排水溝或集水陰井的動物脫困,減少受困狀況發生。

為確認此類通道能否被動物接受,並觀察其使用的方式,以及蒐集不同物種的使用頻率等資訊,在已完成的動物通道附近架設十處的移動式自動紅外線攝影機,記錄動物的利用狀態。宜蘭分署意外發現,動物除了利用脫困通道上下道路旁集水陰井外,也利用與脫困通道銜接的涵管或箱涵,作為安全穿越馬路的地下道,成了動物穿越馬路的另類選擇,也造就排水涵管的新價值。

宜蘭分署經過約半年記錄,目前發現至少有四種動物穿越使用紀錄,包括黃喉貂、白鼻心、鼬獾和山羌等。宜蘭分署將透過這次蒐集到的資訊,持續辦理生態友善改善工作,創造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不僅是國人遊憩的好去處,更是野生動物的好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