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經濟部產發署為發展我國AI與智慧醫療,導入資通訊科技在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應用,透過技術提升、法規強化、跨領域人才培育及國際推廣等作法,協助國內十三家廠商產品升級,成果豐碩亮眼,成功推動國內醫療器材產業,提高我國醫材產品的附加價值,推廣BIO-ICT跨業跨域合作。
十三家廠商,包含群環科技/利像科技、綠湖數位/入家生技、顒慧科技、博鑫醫電、元健大和、醫視科技、數泓科技、大員生醫、醫盟醫顧、揚朋科技及肌活麗學,並在經濟部產發署委託金屬中心舉辦的「2023數位醫療產業發展與跨域推廣計畫成果發表會」上,展示各項智慧化醫材、醫材成果。
包括腦部放射治療之臨床診療影像預測評估系統、AI 熱成像病患離床偵測系統、居家心衰竭智慧檢測平台、醫護站長時生理資訊病危提早預警指標系統等,成功拓展產品能見度,建立民眾對國產品之信賴感,也使台灣醫材的實力讓更多人看見。
經濟部產發署李家豪技正表示,明年數位醫療看診不僅可自費也將納入健保給付,這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對於未來數位醫療推廣上是個強力助攻;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林志隆表示,智慧醫療是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重要手段,最多國家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分別是行動醫療、遠距醫療、電子病歷及線上學習,透過政府提供的輔導資源與工具,讓整個醫療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陸續就定位,創造出更多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