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幻滅,所以絕美

■敖古仁

在我的心目中,「紅樓夢」是一部絕美的小說;不僅文字美,舞台場景,還有遊走其間的人事物更美。書中,我以為最美的有兩回,其中之一是第二十七回。

且看,曹雪芹托言「尚古風俗」,說是芒種一過便是夏日,「眾花皆謝,花神退位,」要擺設各色禮物餞行花神,其時閨中的千紅萬艷尤興此風。所以來到那一日,大觀園中的女孩們一大早便起來了,她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棵樹頭,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春色滿園,「一時也道不盡。」人面桃花,還有那些隨風招展的各色絲帶和飾物,彼此交織,譜成暮春時節最末一曲的青春。

餞花神的舞台一經曹雪芹的大筆設定,穿插其間便是幾條若隱若顯,或近或遠的伏線。像是寶釵戲蝶的嬌憨,寶玉的丫鬟,紅玉在滴翠亭中與墜兒竊竊私語,藉此反寫寶釵的心機。接著,紅玉又藉著為王熙鳳傳話,攀上那條權力的高梯。筆鋒一轉,回到園中一角,引出探春為寶玉做鞋,藉此道出日後,第中三十三回,賈環陷害寶玉的動機,導致寶玉被父親笞撻的大戲。最後終於黛玉的「葬花吟」,寶玉痴倒,戛然幕落,結束此回。

讀罷,掩卷,眼前立時浮現只有電影或漫畫才有的蒙太奇分格畫面。「花謝花飛飛滿天」的大觀園中,十幾歲正值二八芳齡的儷人們,有人忙著妝點花木,張繩結綵,或在花木枝椏處吊掛柳條編製,讓花神坐騎的轎馬;也有人流連花叢間,撲蝶玩耍;更有人三兩成群,躲在角落,互傾心事;當然,還有一些大一點已經嫁為人媳的婦女在遊園時仍不忘公事,不時交待手下的丫鬟做這做那的雜務。最後的畫面聚焦在園林一角,山坡下的水閘旁,一個纖弱的,「愁緒滿懷無著處」的身影。只見,那女孩將香囊裡的落花埋進地上一坯堀開的土墳裡,一邊灑淚,一邊感傷,好不容易冬去,春才來,不多時又要送走花神,一地的落花,夏將至,「紅消香斷有誰憐」,究竟「明媚鮮妍能幾時」,「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嘆息之餘,不禁氣惱起來,「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憶起屋梁間「三月香巢初壘成」的燕子,嗔怪他們太無情的同時,又想起,「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唉,「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坵?」也罷,「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眼見腳下的花塚,對照自身寄人籬下婚事不容自主無;人可訴的悲苦,只能藉花自憐,「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春殘花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我想,曹雪芹一定是個愛花人,不然他不會在芒種節那一天「移花接木」那麼絕美的一組畫面。說是「移花接木」,而不是虛構,主因是後人考證,文獻記載的芒種節從沒有類似小說中描寫的那些節慶,事實上那些女孩兒盛裝打扮自己,裝飾花樹,撲蝶戲耍的習俗是發生在江南,一個迎花神的「花朝節」。

不同的地區,花朝節的日期也不盡相同,一般是在農曆二月初二、十二或十五日。最早的文獻記錄見於宋朝吳自牧「夢梁錄」乙書的「二月望」篇,「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遊賞。」清時「廣群芳譜‧天時譜二」引用「誠齋詩話」說:「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又引「蕭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初二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晚清遺老徐珂彙編清代掌故遺聞的「清稗類鈔」也說:「二月十二日為花朝,孝欽後(慈禧)至頤和園觀剪彩。時有太監預備黃紅各綢,由宮眷剪之成條,條約闊二寸,長三尺。孝欽自取紅黃者各一,繫於牡丹花,宮眷太監則取紅者系各樹,於是滿園皆紅綢飛揚,而宮眷亦盛服往來,五光十色,宛似穿花蛺蝶。」所以,由以上的記載得知,花朝節其來有自,上自宮庭內院,延及尋常百姓人家皆好此節,而其節俗也由走春賞花,演變成為花木裝飾彩帶和少女戲蝶的娛興。清人顧祿在「清嘉錄」乙書中有關這個節日的描述尤其詳細,二月十二日在蘇州地區是花朝節,「為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彩繒黏花枝上,謂之賞紅。虎丘花神廟,擊牲獻樂以祝仙誕,謂之花朝。」那些習俗和曹雪芹筆下芒種節的餞花神活動是不是很類似呢?

花朝節比較通行的日期是在二月十二日。學者依「紅樓夢」書中的草蛇灰線,得出黛玉的生日便是二月十二日的結論,由此隱喻黛玉為花神;巧合的是,自詡為護花,自號「絳洞花王」的寶玉,其生日恰恰就是四月二十六日,送走花神的芒種節。曹雪芹如此安排真地只是巧合,還是別有用意,後世學者和「紅迷」已經有許多討論,在此我不想多加贅述,我比較關注的還是,暮春漫天花雨下,這廂二八儷人正在餞花神,同時異地,另一廂僻靜的角落,卻有人葬花悲春,對比而出的美感。

我常想,如果沒有餞花神的爛漫,葬花悲春會不會淪為空洞的強說愁:又如果不是感知花神退位後眾芳必將凋零,所謂的青春慶典會不會過份天真?起源於宋朝,經由禪宗導入日本,再轉傳於現代的「侘寂」美學,會不會就是一場曹雪芹想要成就的紅樓夢呢?春去秋來,萬物生生滅滅。因為幻滅,所以絕美;因為絕美,所以不應存在現實的人間世,只能附會於一個真實的節日,在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大觀園內,由絳洞花王,帶領眾艷諸紅,共同搬演一齣絕美的,送走青春的餞花神舞。

高中時,我讀的是夜校,校園中有一項學長傳下的慣例,就是應屆畢業生要在畢業典禮前幾週,和教官躲貓貓,藉著夜色的掩護,在某棟高樓燃放鞭炮,讓炮聲震響校園,昭告全校師生,我們畢業了!那時,我的座位靠窗,常常在上課中,望向窗外,校園中四百米標準跑道的一角,那株筆直,四層樓高的綠樹,想像自己如同三島由紀夫燒了金閣寺那樣,在畢業前夕,點燃那樹,將灼亮夜空的篝火當成自己的成年禮。

芒種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意指「可種有芒之穀」,以俟秋收,具體日期在四月下半月與五月上半月之間,本是古時候五月節,也就是端午節,後來因為另定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所以才與芒種分開。依據清時「帝京歲時紀勝」乙書,北京城民稱五月朔日為端陽節,是日「小女盡態極妍,已嫁之女亦各歸甯,呼是日為女兒節。」或許這便是曹雪芹將餞花神移植於芒種,而非穀雨或立夏的原因。

即時

成功大學設計思維解決行動困境 全車專利從無到有建構...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工...

綠喊告 藍:要告就告52席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立法院會十...

汽車拒攔檢衝撞員警逃逸 蘆洲警開3槍追捕中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蘆洲警分局員警於...

人美心也美!女童偷溜出門 暖心女警助返家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察局土城分局土...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