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在全球通貨膨脹及國際升息情勢致需求放緩衝擊下,高雄港預估今年營業收入為八十五點七四億元,較去年減少零點五八億元,下滑百分之零六七;櫃量部分,預估今年貨櫃裝卸量約九百萬個標準貨櫃,也較去年九百四十九點二萬個標準貨櫃減少約百分之五點一八,僅在多元化經營上營收仍維持穩健表現。

台灣港務公司舉行一一二年年終記者會,董事長李賢義說明港群今年的營運成果。高雄港務分公司營收及貨櫃裝卸量都比去年減少;但在疫情後則展現多元化經營成績,國際郵輪到港共計一百三十三艘次,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母港一百零四艘次、掛靠港廿九艘次。

另外,高雄港旅運中心興建完工啟用,商業空間有兩區由承億酒店取得最優投資人資格,預計年底完成簽約;商辦十樓辦公空間則由遠傳電信承租,預訂近日啟用。二樓免稅貨物銷售空間,由澎坊公司進駐並於九月開始營運。
另碼頭部分,韓新遠洋貨櫃碼頭租賃預計十年內投資逾一點二億美元,進行櫃場改建及機具購置,鞏固高雄港貨櫃裝卸量;洲際一期碼頭離岸風電招商案,配合國家能源政策,由高雄港務分公司興建並出租,由華新麗華與洲鉅分別預計租用碼頭暨後線場地。

其他港口包括台南安平港、嘉義布袋港及澎湖馬公港等,也分別進行各項工程建設。馬公港配合國家「藍色公路十年整體發展規劃」重大海運政策,將打造為離島郵輪示範港,優化工程完工後可以泊靠十五萬噸級郵輪。
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表示,展望明年,將與航港產業夥伴攜手共進,落實永續、智慧與安全的綠色港埠目標,打造優質且高效率之港口;除郵輪預報到港共計一百五十九艘次,其中母港一百一十八艘次、掛靠港四十一艘次負。重點工作還包括,第七貨櫃中心第二期營運,為全台首座全自動化及智慧化貨櫃碼頭,年作業量上看六百五十個標準貨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