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家齊高中一年一班 ◎紀宥豪
我父親是一名外國人,因信奉基督教,所以要我跟他一起讀《聖經》,想讓我增廣見聞。
然而一句接著一句,一頁接著一頁,我心中的疑問愈來愈多,因為它的內容與我受的現代教育截然不同。書中有著許多無法以科學解釋的事,因此,一開始我非常反對讀《聖經》,更因為它跟學校所教的科學內容不同,我的心中更加認定《聖經》與上帝是虛構的,於是我拒絕與他一起讀《聖經》。
父親對於《聖經》中的故事和道理深信不疑,對於我的抗拒,他嘴上說著「沒關係」,但眼神中流露出了對我的不理解和一絲絲被兒子否定的傷感,父子倆也因此冷戰了好幾天。
我不忍心傷害父親的心,再次問他是否願意再給我一次機會。父親對我的退讓十分欣慰,他不再像從前只是要我背誦,而是一字一句講解,並穿插了一些故事,要我試著了解就好,於是,我慢慢進入基督的天地,試圖了解父親信仰的緣由,在古人的智慧中穿梭、徘徊、沉浸在上帝的世界中。
讀著讀著,我開始質疑自己從前的想法,雖然《聖經》與科學是相反的,但兩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也有各自的擁護者,我為何執著於孰是孰非?或許兩者間沒有對錯之分,並不是非黑即白,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上帝讓人們有心靈的寄託,而科學則是幫助人們理解宇宙萬物。
一再回頭省思我和父親曾經因對《聖經》的理解不同而對峙,各自困於自己當時的想法裡,那樣的我們,不正如困在自設的樊籠裡嗎?最後,幸虧我勇於溝通,再加上父親同理的包容,我們才終於脫困而出,在《聖經》裡重拾親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