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鏡蒸氣熱消融術 慢性肺阻塞新療法

醫師蔡政軒說,「支氣管鏡蒸氣熱消融術」是治療肺氣腫新選擇,利用蒸氣清肺讓呼吸更自在。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43歲張先生年輕開始抽菸,長年下來,出現呼吸喘、咳嗽、黏液分泌增多情形,走路50公尺就要停下休息,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檢查肺功能有重度呼吸道阻塞性問題,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

成醫胸腔內科醫師蔡政軒表示,考量張先生接受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醫療團隊建議接受支氣管鏡蒸氣熱消融術;治療1年後症狀大幅改善,原來運動只能走50公尺,進步到可以小跑步。他說,研究顯示約9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是因「吸菸」引起,被診斷的患者中有4成仍在吸菸,臨床症狀表現通常為胸口悶痛、咳嗽有痰、沙啞、喘鳴聲等。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會進一步對肺部造成影響,包括肺氣腫,以及細支氣管壁黏液增厚窄縮等。

蔡政軒說,多數慢性阻塞性肺病患初期可透過吸入性氣管擴張劑或口服藥控制,若未戒菸還是會惡化與復發。非侵入性治療仍無法獲得改善,就須藉由手術將過度擴張肺部切除,或是置放支氣管內單向瓣膜、支氣管內彈簧圈等治療。

他說,「支氣管鏡蒸氣熱消融術」是新療法,以電腦斷層影像重組肺部整體構造,除將肺部細支氣管構造重組顯示,亦可模擬在支氣管鏡下抵達肺部病灶處路徑,及分析肺氣腫嚴重程度與分布情形,再藉由支氣管鏡將熱蒸氣噴灑肺部病灶,使肺部過度擴張或功能較差部分縮小,保留功能較佳肺部組織。戒菸是最重要一環,否則治療效果都難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