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手腳麻無力 中醫輔療緩解

中醫師許晉嘉說,中藥和針灸治療可改善癌症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7歲李先生罹患攝護腺癌手術治療,抗癌過程因骨轉移與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異常,作化學治療,逐漸穩定控制,化療3、4個月後出現手腳麻木,且症狀逐漸加重,因無力致步行困難需用拐杖,又有尿失禁情形,停止化療仍未改善,求助中醫,經中藥治療2個月,不再手腳麻木,也無尿失禁,現由門診追蹤。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晉嘉指出,癌症化學治療雖可殺死惡性腫瘤細胞,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不適反應,例如惡心、嘔吐、虛弱感、白血球降低、貧血等。其中,化療後的手腳麻木是病人常見副作用之一,屬於「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CIPN)」,化療藥物在進入人體後會隨著治療療程逐漸蓄積在周邊神經細胞中,誘發細胞變性、凋亡,從而逐漸引起周邊神經系統的神經毒性病變與損傷,使病人產生感覺異常或感覺喪失。隨著治療持續,神經毒性損傷不斷加重,對神經細胞周圍的組織也帶來傷害,例如支持細胞與血管等,從而進一步加重神經的受損。

他說,CIPN的症狀常見為感覺神經異常,病人最常出現的不適包含四肢麻木、感覺鈍化、疼痛、針刺感、以及燒灼感,發生部位呈「手套-襪子」狀分布,主要出現在手腳的末端。多數的感覺異常屬於對稱性以及進行性,常隨著治療的劑量累積與療程進行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病人在整個化療療程完成後才出現。少數病人會表現出運動神經相關之症狀(如無力、動作失調、偏癱)、自律神經相關症狀、以及腦神經症狀等,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有肌腱反射消失、肌肉萎縮甚至癱瘓。

許晉嘉說,CIPN在化療初期即可出現,療程結束後這些症狀通常可逐漸緩解、消失,惟部分病人症狀可能持續數月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藥和針灸輔助治療可改善。

即時

嘉義東石清晨嚴重車禍造成1死3傷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東石鄉台...

民主學校第五期 即日啟動招生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為提升青年參與公共事務...

男欠債遭擄 板橋警火速救回逮5嫌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十四日凌晨0...

詐團搭科技熱假投資廣告騙3人2600萬 林口逮六嫌...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林口警分局近期破...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