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COVID-19疫情仍未平息,但中國大陸學術與醫療單位合組的研究團隊本月初發表論文指出,藉由疫情前在穿山甲體內首次發現的毒株,已研發實驗鼠致死率100%的新型冠狀病毒。歐美專家表示,這項研究太可怕且毫無意義可言。
根據「紐約郵報」指出,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北京化工大學、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及南京大學等研究團隊首次在穿山甲身上發現冠狀病毒,並將其稱為「GX_P2V」,「這是首個證明冠狀病毒導致實驗老鼠100%死亡的研究結果」,而且這個病毒有傳染給人類的潛在危險。
據報導,所有感染該病毒的實驗老鼠都在約莫7到8天內全數死亡,死前出現的症狀包括體重下降、駝背、動作遲緩,且研究人員驚訝直呼「死亡率快得驚人」。GX_P2V不僅感染了實驗老鼠的肺部、骨頭、眼睛、氣管還有大腦,最後甚至嚴重到導致實驗老鼠死亡,而最令人驚悚的是,牠們在死前1天,眼睛會完全變成「白色」。
研究人員指出,病毒儘管令人恐懼,但該研究是同類研究中首次證實感染COVID-19相關病毒會讓實驗老鼠致死率100%的報告;不過更重要的是,該研究結果並沒有表示它將如何影響人類。
「紐約郵報」的評論文章指出,學界對此深感擔憂,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巴盧指出指這項研究太可怕,而且在科學領域毫無意義可言。
紐約郵報的評論文章說,這項新研究正在進行,科學家們輕而易舉向世界宣告他們的發現,凸顯即使疫情大流行告一段落後,中國仍是魯莽的。
文章指出:「讓北京遏止這種瘋狂行為,應是全球各衛生當局,乃至所有政府首要任務。」各學界緊急呼籲要停止這項可怕的實驗,深怕這樣的病毒可能會像新冠病毒肆虐全世界的悲劇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