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相伴 AI時代智慧同行

一一三年數位學伴計畫全國工作會議。(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二十三日辦理「一一三年數位學伴計畫全國工作會議」,共計二十二所夥伴大學及一百二十三所偏鄉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出席與凝聚共識,今年議題聚焦如何培育大、小學伴面對AI時代的多元化數位學習模式。

教育部資科司副司長邱仁杰表示,數位學伴計畫已邁入第十九年,在面對AI科技發展快速與多元化的數位學習新世代,教育部人工智慧學習平臺已於一一二年建置生成式AI機器人學習模組,可以提供大學伴課後引導小學伴學習。

數位學伴計畫營運中心呂慈涵主持人表示,由偏鄉教師深耕扶助、夥伴大學團隊連結支持,啟動每一位大學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如今也上了大學、走入社會,而「數位學伴」曾經在他們生命中種下種子,在數位學伴計畫即將迎來二十週年之際,再次帶領小學伴迎向未來AI時代,數位學伴智慧同行。

正修科技大學施松村協同主持人於會議上分享推動程式設計經驗,該校自一0八年開始引導大學伴帶領小學伴進行程式設計課程,而AI時代更需要人際溝通與提問的能力,大學伴除了教導小學伴程式設計,亦融入議題素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群科專業分享等課程內容,引導孩子學習對話與分享。

國立政治大學曾正男計畫主持人認為,「數位學伴計畫」以每學期連續十週、一對一陪伴的機制。數位學伴計畫執行時持續鼓勵大學伴學習「初級教練學」的知識,面對小學伴的提問,讓小學伴在反覆的練習中,建立觀察問題、描述情境、尋找線索、比較差異、關聯邏輯性等思考訓練,建立良好的思考秉性與奠定AI時代需具備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