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S(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指運動後的延遲性痠痛,在運動後的24~72小時間肌肉的痠痛到達高峰,而後逐漸下降。
運動當下的肌肉痠痛或灼熱感,由身體局部乳酸累積造成;但在運動結束後1個小時內(無論多激烈的運動),乳酸會以乳酸鹽的形式透過血液循環至「心臟」,成為心肌細胞可使用的能量。因為乳酸幾乎無所不在,只要有肌肉的活動,都可以驗出乳酸的存在,所以過往乳酸一直背著延遲性肌肉酸痛的黑鍋。近代的生理學研究則認為,延遲性肌肉痠痛是由於運動過程中的肌纖維微小損傷而造成的,在人體自然修復肌肉後,肌肉得以還原或變強壯,疼痛亦會消失。
在延遲性肌肉痠痛中,中醫經絡裡面常會提及「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經絡「不通」會導致血液停滯形成血瘀,而這種病理物質的堆積會造成肢體的疼痛。「不榮」則是無法將營養傳遞至身體的特定部位,可能是經絡不通使營養物質傳遞效率不佳,也可能是心脈系統受損導致血液循環效率低下,肌肉無法獲得營養也會產生疼痛。
無論是「不通則痛」或是「不榮則痛」,這2種理論在現在看來也解釋得通。在將延遲性肌肉痠痛怪罪給乳酸的時期,中醫將乳酸視為一種血瘀,使用中藥、針灸等使經絡疏通、氣血活絡,以加速血瘀的排除。在近代的運動生理學,延遲性肌肉痠痛是肌肉的微小損傷所致,使用活血的中藥增進全身血液循環,或用針灸鬆解筋結、氣結以疏通經絡氣血,一樣能加速營養物質傳遞至肌肉受損部位以利肌肉的修復。
想養成運動習慣的民眾,建議一開始的強度不要太大,以免延遲性肌肉痠痛太過強烈;而喜歡運動的民眾,若局部的延遲性肌肉痠痛持續時間太久,可以找專業中醫師協助,無論是針灸還是藥物都幫得上忙。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陳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