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枝勝
幾個月前與太太在美國,協助女兒料理產後事宜,聯絡上久別近40年的大學同學。他高興的一直邀我去他在美落腳的矽谷,說那裡的高爾夫球場地多漂亮。雖心有所動,可想到見面還得搭機最後作罷。
返台沒多久,接獲他返台的訊息,要我辦個同學會。問題是大學同學來自不同縣市,更有像他留美長住的。經聯繫只約到四位,配合他約在台北時代廣場內咖啡廳敘舊,當我見到駝背拿著拐杖出現眼前的同學,難以置信不久前還邀我去打高爾夫,何以他是這個樣子!同學到齊高興的聊著不同的經歷,原來他留美後轉修資訊,碩士畢業後在科技公司任職。慶幸得到一份理想工作,卻在42歲得到帕金森症,心情頗受影響,決定提早退休。調適許久,終於能夠用心面對它處理它,還被醫生稱讚是他的患者中,退化最慢的那位。好奇他還可以打高爾夫球,他說打短球一樣可以上果嶺,只要有運動就算達標。還說一位88歲的老哥球友,高興可以載他,順便享受他的殘障人士專用優惠。看他樂觀的心態,佩服他的勇敢,如記憶中在學時的橄欖球校隊員模樣。短暫的聚會,讓我享受久別重逢的喜悅,比較之前的中小學聚會,勾起的回憶更加生動有味,最後大家在不捨的情況說再見,沒人提到下一次的聚會。
返回台南時而浮現他的身影,難免對他的際遇感到婉惜,但也非我所能助。不久又接獲他想在高雄辦另一場聚會的請求,當下馬上答應,再次幫忙邀約,高興這回有七位出席。同樣話當年、聊過去、談未來。發現長相變化最少的,盡是尚在公職中的同學。因為提前去飯店載他們夫妻入座,沒人發現他的異樣,結束前一刻,我們互看一眼,知悉彼此的默契,同意由我來說明他的情況。言畢見大家驚訝的表情,一時沒法接受他需持拐杖的駝背模樣,有如在台北的聚會,粉碎大家對他留美高就光鮮的期待。似乎同感一切都是命,只要活得健康就是好命!這回大家說好,只要有機會,時間許可相約旅遊隨時再聚。言談間也得知他返台請教醫生,以便選擇人生最後階段,續留美國或返回台灣。兩地醫療各有所長,端看個人需求,看來多了一個選擇也多了一份工作,相信多方考量會與太太做出最適當的決定。大家聊到餐廳打烊,只好互道珍重再見,有如台北散會的情景再現。
一週後同學平安返回到矽谷家,隨即傳來超感激的訊息,還發起要我當畢業班代,並表示只要有活動,他一定參與。很快有人呼應,還好不是在學,有無班代無所謂。不久又在群組PO文,近期聚會與在學時照片相似度的訊息,身在公職的都近90%,我轉業從商居中75%,有病的他與另一個在中油探勘處服務的同學只有50%,佩服人工智慧的科技。原來長相變化大的台北同學,命運不一樣的坎坷。40歲喪妻,獨自扶養三個女兒,奔波勞碌歲月無情。大家看了比對數據的差異,沒人有異議,更相信面由心生。想想爾後的年老人生,最重要的莫過於健康快樂過餘生!感恩自己還算健在,明年即可享受老年的優待。希望這位讓大家意外的留美同學,能繼續加油,順利走完人生最後階段,也期待同學們的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