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與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將於二月二十四日合辦「甲辰年台南市迎春禮民俗活動暨踩街嘉年華」,熱鬧踩街慶元宵!聖母廟委託道長吳文進製作甲辰年春牛及芒神,七日遵循古禮入寶,將擺在五王殿前供信眾摸春牛祈福。
「迎春禮」是清領時期台灣府城重要的傳統禮俗活動,當時在大東門外春牛埔(城門東北隅)舉行,因此大東門內門額題為「迎春門」,經日治乃至戰後,此項古禮已中斷,直到民國六十五年,縣市合併前的台南市政府舉辦過「祭先農」,與原來的迎春禮與鞭春牛的意義與形式已經不同,文化局於二0一七年起與聖母廟復辦「迎春禮」,展現市府對農業與文化的重視。
聖母廟主委王增榮表示,一年之計在於春,早期台灣是農業社會,每年立春之際舉辦迎春、祭芒神、鞭春牛等禮俗祭儀,象徵新的一年正式開始。聖母廟委託道長吳文進製作甲辰年春牛及芒神,遵循古禮稟天、入寶、封金,芒神面如童子,青衣白帶、纏鞋俱全,象徵氣候炎熱、雨水較少,須節約用水。
另外,文化局邀請安南區海佃國小、瀛海中學、麻豆區港尾國小、善化區小新國小及溪北里居民共同彩繪裝飾春牛,為迎春禮活動增添繽紛色彩,溪北里居民運用米袋、斗笠、蔬果等道具裝飾春牛,相當應景;瀛海中學將學校特色與廟宇文化結合繪製,富有巧思創意與傳遞節慶喜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