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赴百年古蹟蘆洲李宅剪窗花 憶珍貴兒時春節回憶

新北市長侯友宜(中)與財團法人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李力群董事長(左)、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鐘雲珍老師(右)一同手作剪紙窗花,親手剪出由鐘老師設計的創意窗花「龍春」。(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2024喜迎龍年,處處張燈結綵,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至古色古香的蘆洲李宅,與財團法人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李力群董事長、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鐘雲珍老師一同手作剪紙窗花,親手剪出由鐘老師設計的創意窗花,體驗傳統春節習俗,也透過傳統技藝,不禁回憶起兒時過年的點滴片段,侯友宜強調「年夜飯吃什麼是其次,與家人團圓齊聚才是最重要的!」同時祝福大家龍年「吉龍舞春」,順利豐收、龍舞幸福!

侯友宜市長親手剪出由鐘老師(右)設計的創意窗花,也不禁回憶起兒時過年的點滴片段。(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在老師解說教學下,剪出特別設計的「龍春」一字,相當喜氣,打開對折的窗花,春字下方呈現出「龍頭」,每個人剪出來的龍各有特色,侯友宜的則是炯炯有神、英氣非凡的龍,侯友宜也開玩笑比喻,把這隻龍貼在門口,才能睜大眼睛明辨是非、好人與壞人,守護家人平安、趨吉避凶。

侯友宜於蘆洲李宅體驗剪紙窗花「龍春」,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吉龍舞春」。(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同時回憶起珍貴的兒時春節點滴,不僅會和家人們一起摺紙、剪窗花,也會自己寫春聯、貼春聯,尤其要貼「滿」字在米缸上,象徵新的一年財庫旺盛、衣食無虞。他也透露,在年夜飯桌上,簡單又家常的蒜泥白肉跟長年菜,就是他最愛的「年味」,幸福很簡單,就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頓飯、說說話,成為非常珍惜的重要回憶。

侯友宜表示,剪紙窗花是傳統藝術的展現,新北市每年推動藝術深耕教學計畫,挹注學校資源邀請藝術家駐校,透過藝術家帶給孩子更多元、也更在地的美感教育。窗花為農曆春節傳統習俗之一,取材容易、不昂貴,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呈現生動的生活意象,在辭舊迎新歡樂氣氛中,一家人聚在一塊剪紙窗花,黏貼在窗戶上,充滿喜氣。侯市長說,看到鐘雲珍老師在現場無需草稿,僅靠手中的剪刀,便可結合李宅、葫蘆、龍年等意象,剪出一張獨一無二的窗花,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由鐘老師操刀設計的「龍春」把春字下面的日以可愛的龍形圖案取代,正好呼應今年新北春聯「吉龍舞春」,侯市長親手將所剪的嶄新窗花貼上窗戶,象徵新年新氣象。(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也大讚鐘老師操刀設計的「龍春」,把春字下面的日以可愛的龍形圖案取代,正好呼應今年新北春聯「吉龍舞春」,將親手所剪的嶄新窗花貼上窗戶,象徵新年新氣象。

適逢農曆新年,新北市邁向國際同時,不忘保存傳統、扎根本土,李宅剪窗花不僅傳承藝術文化,更發揚承載百年歷史的古蹟,李宅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是台灣首座列為民宅古蹟的範例,107年升等國定古蹟,為新北市內七座國定古蹟之一!在全宅以磚造石構而成的三座四合院古蹟中體驗傳統文化,更顯濃厚傳統氛圍,手作剪紙窗花時,不禁想起小時候家族親戚聚在一起熱鬧溫馨的過節氣氛,祝大家都有一個暖心美好的農曆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