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張氏農場年味足 青農教作甜粿、版畫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區張氏農場讓親子們過了一個最有年味的傳統龍年,青農張育銘教孩子們做黑芝麻甜粿,張郁雅教親子們版畫,並為在地東勢北極殿設計一幅親民的玄天上帝符,場長夫婦則教大家磨米漿做碗粿,年味多更多,阿公張五常的古文背誦更添年趣。

三代同堂歡迎大家到農場過一個手作龍提燈的元宵。(記者張淑娟攝)

每年到元宵過後才算農曆年過完了,但年味一直減少,為了讓大家對傳統習俗和年更認識,今年張氏農場為大家設計一連串與年相關的手作遊戲,整個農場處處有年味,其中古早用石磨磨米漿做粿,深受歡迎,大人小孩爭著用古早石磨磨米,體驗傳統做粿的方式,另外也讓大家DIY做芝麻甜粿,創新的作法,讓甜粿健康又香氣十足。

青農張育銘與阿公教大家做墨寶、黑芝麻甜粿。(記者張淑娟攝)

農場阿公張五常雖已九十三歲,卻能輕鬆背誦著千字文、千金譜,一口氣到底莫令人佩服,原來張阿公的爸爸是古早私墊的老師,所以曾嚴格要求張阿公苦背古文,因此至今張阿公仍能朗朗上口。除了到農場聽阿公講古外,張育銘和張郁雅,與父母們都將傳承下來的好手藝,及在藝術上的造詣分享大家,透過版畫絹印,創作了許多的趣味年畫,尤其元宵節將屆,農場特別加碼讓大家可以體驗閃閃亮亮龍立燈春貼提燈,及魔力轉圈圈步步糕升食農教育,同時十八日大家可以一起提燈走遊農場秘境路線,把握農曆年最有年味的體驗。

青農張育銘與阿公教大家做墨寶黑芝麻甜粿。(記者張淑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