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津港走春 日夜一樣精彩

鹽水公十八親水緩坡景色宜人。(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鹽水報導

今年月津港燈節以《夢想將近‧鹽水新視界》為主題,規劃五大展區、六十六件聲光藝術作品,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到訪,晚上逛燈節,白天的月津港也適合走春,市府費時五年規劃施工完成的鹽水公十八水岸,實現與水共生理念,親水護岸總長度達四公里,適合民眾散步或騎單車賞遊。

水利局說,鹽水公十八水岸採貼近自然的方式,結合永續發展的思維,在沿線鋪築步道,種植台灣欒樹等台灣原生樹種,護岸坡腳則採疊石及草地緩坡,營造植被豐富的休閒水岸綠帶,適合民眾前往散步或騎單車賞遊,連結周邊鹽水小鎮富含懷舊氣息的人文、歷史巷弄及建築,白天逛月津港,到晚上則是欣賞月津港燈節。

水利局表示,為優化月津港水質,分別於土庫路及信義路設置淨水廠以收集周遭民生汙水,每天汙水處理量達九百卅噸,重新導入淨化後水源,大幅減低水域汙染,搭配種植浮葉性的水生植物等營造生物棲地的手法,已發現珍貴保育類水雉及燕鴴」的蹤影。

位信義路上的「古月橋」,連接古月津港水域空間,提供民眾環狀優質的休憩動線,改建後橋體圓形拱橋的造型重現古城意象,「古月橋」寓涵「古月照今城」文化傳承意義,成為充滿懷舊氛圍的特色地標,將月津港與在地鹽水古鎮的歷史元素融合並永續傳承,串聯古色古香的水月橋、水秀橋等,成為民眾到訪月津港時不可錯過的拍照打卡景點。

水利局說,月津港白天黑夜各自精彩,主要是獨特的人文歷史與周邊水域環境,近年不斷推陳出新創造讓人驚艷的水域燈節意象,結合建構完整的月津港水岸遊憩廊帶,讓倒風內海濕地重現,再現聚波漁火,是民眾走春踏青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