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麵抽驗 老媽乾麵等標示不符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9日指出,經抽查56家速食麵業者並採樣154件檢體,皆未檢出環氧乙烷,全部符合規定,但發現有6件產品外包裝標示不合格,包括「老媽乾麵」、「來拌麵」,因成分未依規定標示遭罰款。

食藥署表示,台南市全福興食品企業之鍋繞意麵(海鮮口味)及冬菜雞絲麵,內附之紅蘿蔔、胡椒粉成份沒有完成完全載明,亦屬不合格而罰款3萬元。台南市華山興企業德崙廠內發現過期的「當歸粉包」及「麻油包」,而被罰款6萬元。

食藥署表示,本次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112年調理速食麵乾製品製造業稽查專案」,針對調理速食麵乾製品製造業者原料來源、製程管控、產品標示等進行稽查並抽驗相關產品及原料,以確保產品品質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

食藥署表示,這次專案總計查核56家業者,查獲部分業者登錄資訊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未臻完善,皆已限期改正完成;抽驗154件麵體、乾燥蔬菜包、調味粉包及其相關原料等檢驗環氧乙烷及磷化氫殘留,皆符合規定。

食藥署指出,查核101件產品外包裝標示,其中6件產品標示與規定不符,主要缺失為內容物成分未完全展開或未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

另外,查獲1家業者存放2件逾期半成品,為華山興企業有限公司德崙廠的「當歸粉包」有效日期為111年12月1日,及「麻油包」有效日期111年11月29日,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已裁處業者6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