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於農曆年前正式取得使用執照,總樓地板面積二萬坪,共畫分五十個單位,每個單位從一百坪至三百坪皆有,目前已租出卅四個單位,其餘出租者仍在審核中,業者搶租熱烈。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表示,有台灣生技界的台積電之稱─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租下五個樓層,生醫園區廠房土地供不應求,尤其此園區內有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而生醫院區正在進行二期興建工程,加上未來的第三期作業,讓新竹生物醫學園區聚焦發展再生醫療、精準健康等重點產業。
王永壯說,新竹生物醫學園區招商對象以引進新藥及高階二、三類藥廠及醫材廠商為主,目前已有包括新藥卅三家、醫材四十七家共八十家廠商進駐,總投資額約五百一十二億元,生醫園區目前已有二千九百九十七名員工進駐,去年生醫園區前十月營業額為廿六億元,較前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卅以上,第一、二生技大樓已滿租,三年前竹科管理局投入三十多億元興建第三生技大樓,相信很快又會滿租。
王永壯表示,目前申請廠商以新藥委託開發製造及細胞醫療為主,可以滿足未來再生醫療、精準健康產業的研發需求。新竹生醫園區雖為竹科六個園區中面積最小,不過卻是小而美的園區,目前可建提供廠商使用的土地已經不多,不僅近竹北高鐵站、未來與高鐵有空橋連結,且有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位於園區內,提供臨床及產品驗證機制,建構研發、驗證、推廣等完整上下游產業鏈的生態聚落。
第三生技大樓建築由建築師張曉鳴設計,為彰顯生技特色,建築猶如細胞生物孔隙的建築物,不但考慮竹北東北季風特性,引進風與光線的綠能建築,尤其將量體錯置堆疊並透過數化分析模擬,仿如細胞遊走的生物概念,轉譯為律動的模矩化外牆開窗方式,呈現全人意識的有機建築。
張曉鳴說,此建築已拿下國外三項建築大獎,除了外觀的特性,更在乎在此工作人們的休閒,因此一至五樓的迎賓大廳,戶外的空中花園,另一面向則可遠眺雪山山脈,係生技人充電再出發的心靈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