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合作 靈動的目光耀燈會

台灣燈會邀請邀請藝術和音樂界跨域合作,推出《靈動的目光》,結合工藝匠師、影像團隊、插畫家及美術設計師,融合在地傳統文化與當代潮流元素,為觀眾創造精彩的視覺聲光體驗。(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打造「最台南」燈會!今年台灣燈會邀請邀請藝術和音樂界跨域合作,推出《靈動的目光》,以「最台南」的豐富卡司,結合工藝匠師、影像團隊、插畫家及美術設計師,融合在地傳統文化與當代潮流元素,為觀眾創造精彩的視覺聲光體驗。

文化局說,《靈動的目光》作品靈感來自大台南會展中心建築的獨特鯨魚腹造型,將魚腹造型賦予眼睛意象,透過光雕藝術,讓人們透視台南的百年歷史並展望未來。動畫設計結合台南豐富的文化資源,取樣陳三火、吳文進、王明賢、黃德勝及潘岳雄等傳統工藝匠師作品,展現台南「眾神之都」之名;影像則結合台南在地實力堅強的團隊,涵蓋影像、插畫、美術設計等,將傳統文化與當代潮流融合,創造出絢麗作品。

聲音部分,與西拉雅族吉貝耍部落文史工作者段洪坤及台南市定傳統藝術保存團體南聲社的樂音合作,結合饒舌教父大支、搖滾頑童豬頭皮、歌手米莎,搭配旁白和導聆,再由作曲家和電子音樂揉合,創造出奇幻又當代的「鳳凰之眼」開場,透過對當地聲音、文化、語言探索,呈現出台南獨有的音樂風貌。

文化局說,作品展現多元共創精神,由南藝大學生採集台南在地聲音,融入音樂創作,視覺也以徵件方式,邀請八所國小、七百多位小朋友以逐格動畫彩繪方式,呈現《飛翔鳳凰》,二十三日晚間八時,《靈動的目光》將於會展中心東側舉辦感恩首映會,為讓觀眾對文資進一步認識,製作網站提供內容介紹,並舉辦神獸票選活動,讓民眾欣賞隱身於台南巷弄間的城市美學和文化底蘊,進行文化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