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性肝病威脅 醫籲肝癌篩檢

專家指出,飲食精緻化恐面臨代謝性肝病威脅,呼籲膽固醇高、肥胖,以及糖尿病等3類民眾應定期肝癌篩檢。(公關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隨著飲食精緻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人數逐年增加。醫師指出,代謝性肝病對台灣威脅已開始,呼籲膽固醇高、肥胖,以及糖尿病等3類民眾應定期肝癌篩檢。

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已半年多,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藥廠在22日舉辦「晚期肝癌治療經驗分享會」,呼籲肝癌高風險族群定期追蹤、提高篩檢率。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表示,肝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肝癌危險性並非僅來自B型、C型肝炎演變,代謝性肝病患者依舊有肝硬化及肝癌風險。

他指出,台灣肝癌個案中,約10~20%是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患者,「非B非C肝癌正在逐年增加」。據統計,約有3~4成國人有脂肪肝問題,且脂肪肝不是胖子專利,身材纖細者也可能發生。

不良生活方式恐成為肝病高風險族,蘇東弘說,如高糖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高達7成脂肪肝有代謝問題。脂肪在肝臟內積聚,導致發炎、肝細胞受損,最終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民眾只要減重5~10%就能明顯改善,呼籲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定期肝癌篩檢。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錫銘提到,肝癌長期位居台灣10大癌症死因第2位,過去中晚期患者治療不易,存活率低;健保署去年8月宣布將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可提升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在符合健保給付條件之下,每名病友每年能省下300萬元藥費;如今中晚期肝癌治療應以「痊癒」為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