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許多人認為「進食順序」關係著減肥的成效,究竟要先吃菜還是先吃肉?想減肥的人,用餐要注意哪些事情?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安欣瑜表示,老實說只要總熱量控制好,什麼順序都可以,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進食順序,能避免血糖波動。
安欣瑜表示,吃飯的順序,其實只要注意控制總熱量即可,如果真的要排列順序,糖尿病患者可以把蛋白質的食物放前面。
安欣瑜說明,有一篇2019年的研究顯示,對糖尿病來說,除了空腹血糖外,飯後血糖也非常重要。飯後血糖的起伏跟胃排空有關,而胃排空跟腸道荷爾蒙有關。過去已發現飯前30分鐘喝55克的乳清蛋白,會增加飽足感並減少後續進食,可能跟腸道荷爾蒙的調解有關。
這篇研究觀察飯前15分鐘吃低劑量的乳清蛋白,是否也有同樣的效果,研究找了79名個案,分成2組,一組在早餐及晚餐前15分鐘,喝17克的乳清蛋白及5克的豆膠,另一組則是對照組。追蹤3個月後發現實驗組的飯後血糖及糖化血色素有改善,胃排空速度延緩,升糖素較高。可能是因為乳清蛋白會刺激飽足感相關的腸道荷爾蒙GLP1及GIP的分泌,不過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兩組患者的總攝取熱量相同,體重也沒有變化。
安欣瑜強調,從上述研究來說,飲食順序方式,先吃蛋白質,並且細嚼慢嚥,隔久一點再吃澱粉,能夠增加飽足感,延緩胃排空。所以要吃Buffet大餐前,也可以喝一份蛋白粉或先吃蛋白質豐沛的食物。
但安欣瑜強調,先吃蛋白質是增加飽足感、延緩胃排空、讓飯後血糖更穩定。如果想要達成減重的目的,唯一的關鍵是熱量減少、飲食營養均衡,與進食順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