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召委選舉 藍綠各8席

席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選舉結果展現出國民黨團的團結一致。(立委傅崐萁辦公室提供)

民眾黨未提人選全員投藍 朝野進入法案排審攻防

包括NCC人事案、陸配入籍年限縮短議案成焦點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法院各委員會二十九日進行召委選舉,藍綠陣營在各委員會分別拿下一席召委,民眾黨則未取得任一委員會召委。召委底定後,法案排審將成下一波朝野攻防焦點,包括國會改革、不在籍投票、NCC人事案、陸配入籍年限縮短議案,預料將在內政、司法、交通委員會展開激烈攻防。

第十一屆立法院因為三黨不過半,負責排審法案的八個常設委員會召委角色更顯重要,向來也是朝野黨團必爭之地。立法院召委選舉,各黨皆重兵部署、事前沙盤推演,嚴防跑票等各種意外發生。

國民黨日前釋出要禮讓給民眾黨一席召委,引發基層反彈聲浪;最後因國民黨團未收到民眾黨的召委人選名單,決定支持自家人選。隨後,民眾黨野在各委員會召委選舉中,皆將選票投給國民黨立委,無人跑票,協助國民黨在八個委員會中穩健各拿下一席召委。

民進黨團則事先協調人力分布,以老將搭配新人組建陣容,確保各委員會在專業和人數上戰力均衡,並搶下各一席召委。

不過,在衛環委員會投票時,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不慎「票投自己」,雖然當場向民進黨召委提名人黃秀芳表達歉意,其投票也不影響結果,最終仍由藍營的王育敏、綠營黃秀芳拿下召委。但劉建國事後仍可能面臨黨紀處分。

最終各委員會投票結果,藍綠陣營在八個委員會中各拿下一席召委。內政委員會召委為民進黨的吳琪銘、與國民黨合作的無黨籍高金素梅;外交國防召委為民進黨王定宇、國民黨馬文君;經濟委員會召委為民進黨邱議瑩、國民黨楊瓊瓔;財政委員會召委為民進黨郭國文、國民黨羅明才。

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為民進黨的林宜瑾、國民黨得柯志恩;交通委員會召委為民進黨李昆澤、國民黨陳雪生;司法法制召委為民進黨鍾佳濱、國民黨吳宗憲;社福衛環委員會召委為民進黨黃秀芳、國民黨王育敏。

召委底定後,法案排審將成下一波朝野攻防焦點。其中,包括國會改革、不在籍投票、NCC人事案、陸配入籍年限縮短議案,預料將在內政、司法、交通委員會展開激烈攻防。至於《人工生殖法》、食安、三班護病比入法等議題,也將是衛環委員會攻防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