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與文記者楊淑芬】
日
亞洲大學創辦人張長海指出,歐美世界一流的大學都有自己的美術館,像美國哈佛、史丹佛大學、英國牛津、劍橋大學等都有藝術館或博物館。一所國際一流的大學,就要有國際一流的美術館,提供給學生和老師最好的生活與學習環境,享受藝術的薰陶,因此,亞洲大學決定在台灣蓋一棟世界知名的美術館,將最好的建築物和藝術品奉獻給社會大眾,建立台灣的國際品牌,提升國家的形象。
校方邀請世界知名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這棟美術館,這是安藤在台灣的首座建築,當時還有來自日本六位清水混凝土匠師及安藤事務所兩位資深工程顧問,進駐工地全程協助。
二0一三年美術館落成,揭開序幕,不僅獨步全台,也被譽為「跨國合作建築之美」與「全球經典藝術之美」於一身的美術館。
開幕以來,為了向安藤忠雄致敬,美術館闢出一角長期展出「安藤忠雄建築展」,早年有安藤在世界各國的作品展出,近年來則以安藤設計亞大美術館的設計圖和草稿為主題,從圖稿到真實的建築,極有溫度。
而美術館的庭園上也有二座極具份量的作品,分別是羅丹的「沉思者」和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多彩的「海豚上的娜娜」,一動一靜,對比強烈的迎賓。
館方收藏展 漫遊寫實主義世界
館方同時展出羅丹和卡蜜兒的多件作品,這二位從師徒關係到愛侶的雕刻家,兩人的作品相互依存互相影響,他們在真實人生中的癡愛情狂、聚合離散,都透過作品一一呈現。

另外,也同時展出妮基‧桑法勒「娜娜」系列作品,「娜娜」為法語女孩的意思,它身上的每一種顏色代表著不同的人種,肥肥胖胖充滿力量的體態則有大地之母、生命力的意涵。桑法勒透過此系列作品來歌頌女性力量,並挑戰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性別定型。
《劇‧場人生─從寫實主義到新寫實主義》展覽至三月底,中部之旅可以到訪。
有助磨練身心 攀岩好處多

嚮往武俠小說或是電影《蜘蛛人》中的飛簷走壁和蜻蜓點水般的輕功嗎?現代人普遍缺乏運動,也缺乏平衡感,而什麼樣的運動可以兼顧,並能訓練勇氣和膽量,那就非攀岩運動莫屬。
一般人會覺得攀岩活動「高不可攀」,其實目前在一些戶外,甚至是戶內場所,都有設置攀岩場,甚至有些人會利用家中略有高度的牆壁,自設訓練場所,只要安全防護設備周全,下方鋪設軟墊等,無須太多時間,就能達到高強度運動量,並能訓練手腳並用。
攀岩專家吳威進表示,攀岩運動並非難事,且有許多好處,舉例來說,可以增進身體柔軟度和協調感,比起講究體力,這也是攀岩運動的關鍵能力。在國外也鼓勵小朋友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多多參與,有醫學研究更指出,攀岩可用來矯治孩童肌肉發展及增進手眼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當然,攀岩也能增強體力,別看一步一步往上爬,似乎不太耗體力,其實攀岩運動講究的是手腳均衡的力與美,因為行走的基本姿勢為「三點不動一點動」,前進動力主要得負荷自己的體重、對抗地心引力,平衡感更顯重要。
除身體外,吳威進說,更重要的是磨練心靈,訓練集中力,攀岩時,得全神貫注,注意腳下長得奇形怪狀的各式各樣岩塊,身體移動時得注意位移時的每個細節,更可以培養一個人對事物的專注程度。
尤其面對比自己身高高至少數倍的攀岩場,即使困難,仍毅然向前,對心性的磨練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讓自己擁有自信心,此外,單自己靠著攀繩索,承受著自己的體重,而讓自己「掛」在高高的岩壁上,或是選擇放棄;吳威進說,不單單只是靠著勇氣與膽識,還能培養意志力及榮譽感以及超越自我的決心和進取心。
(記者林雪娟)